為什么你的孩子討厭上學?

2017-8-18 17:09 轉載 · 圖片21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可以說顛覆了我往日的思維,也解決了我一直以來的困惑——為什么大多數(shù)學生,都把上學當作一個苦差事。

這本書的名字,就叫做《為什么學生不喜歡上學?》。

以前我總認為,一個孩子不喜歡上學,不喜歡讀書,從內因來說,應該是自我驅動力不足,從外因來講,可能是家長給的引導不足、鼓勵不夠,或者就是沒能夠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

但是這本書卻告訴我,學生不喜歡上學,竟是因為,“人的大腦天生不是用來思考的,而是用來避免思考的”。

這句話乍看很難理解,也很顛覆常識,于是成功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當我讀完這本豆瓣評分9.4的書,不得不說,它刷新了我的認知理念,借用豆瓣書友的一句評論,就是“每一章都是重磅炸彈”。

說它是“重磅炸彈”,的確沒有錯。

作者是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Daniel T. Willingham(丹尼爾 · T· 威林厄姆)他從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等角度,通過數(shù)據(jù)、研究、實驗,探究了“學生為什么不喜歡上學”,精準切中家長和教師的痛點,也澄清了許多教育界流行的謬誤。

除了“大腦不是用來思考的”,里面還有一些知識點,很是讓我驚訝。

比如,“大家都反對學生死讀書、死做題,要求學校啟發(fā)孩子的推理、分析、思考能力,這個提議聽起來很‘素質教育’,但如果沒有很‘應試教育’的基礎知識學習,思考就無法高效進行”,也就是“脫離積累談技巧,都是空談”。

比如,“被萬般嫌棄的題海戰(zhàn)術,從科學上來說,其實是有用的”。

再比如,“所謂的‘聽覺/視覺/運動知覺學習者’的分類,看起來很科學,可至今都沒有一個研究證明它正確”。

還有很多,我們在后文慢慢講。

按捺不住想要將好書分享給大家的心情,今天開始,我將按照書中內容的邏輯結構,并結合大家在教育孩子時遇到的實際場景,分幾篇為大家進行這本書的解讀。

心急的朋友,可以先看看“太長不看版”:

學生之所以不喜歡上學,是因大腦最擅長的功能,并非思考;

大腦不擅長思考,但大腦喜歡挑戰(zhàn),因為有過程、有成效的思考,會帶來愉悅感,所以學生不喜歡上學的原因之二,是因為學校中的思考,并沒有帶來愉悅感;

如何讓學生獲得思考的愉悅感、愛上上學,需要先了解思考為何失敗——環(huán)境沒有提供足夠信息、學生不具備解決問題所需的背景知識、解答步驟、學生大腦中的工作記憶空間有限,一時無法消化所學內容。

思考,并非大腦最擅長的工作

看到這個論點,相信大家都要問了,大腦不就是用來思考的嗎?人與動物的根本區(qū)別,不就是在于,人的前額葉能處理復雜的推理、分析、計劃和思考嗎?

沒錯,大腦的確能夠思考,但大腦還能做許多其他的事情,比如讓你看、聽、動,而與這些功能相比,大腦的思考功能就遜色得多。

比起思考,你的大腦更擅長看、聽、動

為什么呢?

好比視覺功能,從你看到一棵樹,到反應過來那是棵樹,再到辨認樹的高矮、色彩、健康程度,通常一秒都不需要,又快又精準,所看即所得。

同樣,聽覺功能也一樣。

如果聽力沒有問題,那么當你聽到別人說話,你肯定不需要在大腦中過一遍“他剛才的話里,每個字的含義是什么”,你能夠立即接收到他的訊息并作出回應。

所以聽力功能,也是即時的、快速的、精準的。

而視覺和聽覺的這種快速、準確,甚至要比機器人還厲害。因為電腦縱使有強大的數(shù)據(jù)處理功能,但它看不見,聽不到,無法在有人沖撞它的時候靈活躲開,你也不能站在它身旁,以超乎機器人數(shù)據(jù)量的語言,與它聊個天馬行空。

那么人類的思考呢?作者威林厄姆教授說,思考是緩慢的、費力的、不可靠的。

思考是緩慢的,因為它無法在捕捉畫面的瞬間,就給出精準的答案。

思考是費力的,看和聽幾乎不需要能量,但思考卻需要動用到大腦多個區(qū)域的腦細胞。

思考還是不可靠的,想想你有多少次想錯答案,或者完全想偏了方向,就知道它有多么不可靠。

所以說,比起看、聽和動,大腦最擅長的工作,并不是思考。

那么,如果思考緩慢、費力、不可靠,我們每天是如何計劃、分析,以及如何在兩難處境面前進行權衡的呢?

大腦比你想象的懶惰

威林厄姆教授給出的答案是:能不思考就不思考,能靠記憶就靠記憶,有過經驗就靠經驗。

這句話,又該如何理解呢?

想想看,你每天的生活日常,有多少事情是需要真正動用腦細胞,進行思考以后才能做成的呢?

比如煎雞蛋,你怎么判斷何時應該翻面,何時應該出鍋?

想必,你應該不會在大腦中思索“這個雞蛋的新鮮程度是如何?它的營養(yǎng)價值有多高,雞蛋表面達到多少度的時候我需要翻面?”,你很可能一邊聽著音樂或哼著歌,一邊觀察接觸鍋的那一面是否形態(tài)凝固,色澤金黃,然后輕松將其鏟起翻面,等到另一面也同樣凝固、金黃時,將它出鍋盛盤。

那么這個過程,到底算不算思考呢?

很遺憾,并不算思考。

你之所以能對這個過程一氣呵成,那是因為你煎雞蛋已經熟能生巧,你的記憶系統(tǒng)中已經儲存了煎雞蛋的所有步驟、畫面和經驗,它們已經成為了印刻在你大腦中的習慣,只需將記憶立即調出,你就能立即再煎一個漂亮的雞蛋。

所以,確切來說,煎雞蛋的過程中,你沒有在思考,而是調取記憶,重復經驗而已。

想想看,生活中,還有多少事情,就和煎雞蛋一樣,只需調取儲存過的記憶,回放出曾經做這件事時的畫面,就可以順利完成的呢?

小學生練習1+1、圍棋高手相互過招,以及你每天下班開車回家,都是你重復過多次,相當熟練的事情,所以都是在依靠記憶、重復動作。做這些事,毫不費力,輕松簡單。

而什么時候,才是真正的思考呢?

簡而言之,就是你沒有記憶、經驗可以參考、調取的時候,才是真正的思考。

比如,你的孩子解答一個從來沒見過、沒做過的怪題。

比如,你第一次開車上路的時候,緊張得左顧右盼、手心冒汗,集中精力,連與別人聊天都不敢。

比如,你在語言一竅不通、文化完全陌生的國家,搜刮所有腦細胞,只為在餐館點菜的時候不出洋相,也只有你自己知道,就連點對一個菜這樣一個小小的動作,就要耗費幾近所有注意力。

因此,如果仔細回想一番我們每天的生活,如果你的工作生活并不需要每天都面對大量的新場景,那么記憶可以指導大部分日常行動。

就像被輸入指令、代碼的機器人,當記憶、經驗和習慣,成為了儲存在你腦中的“代碼”,你完全可以和機器人一樣“自動化”。

那么,那些第一次遇到時讓你措手不及的事情,又是如何變成你的記憶、經驗和習慣的呢?

沒錯,就是不斷練習。

你不斷練習個位數(shù)加減法,所以以后的運算中,你只需回憶起“x+x=x”即可,而不需要在腦海中一個數(shù)一個數(shù)地算。

你不斷練習開車,所以這個過程會越來越得心應手,菜鳥成了老司機,你甚至可以一邊聽歌聊天,一邊穩(wěn)穩(wěn)開車了,而余下來的腦容量,還能夠幫你對各種馬路殺手做出最快反應。

而象棋高手,之所以總能出奇制勝,其實也是因為大量的練習,使得他們腦中儲存了足夠多的棋譜,在快速的記憶檢索之后,確定落棋的范圍,然后才開始更復雜的思考和對弈過程。

至此,我們稍作下總結:

大腦有多種功能,讓你擁有視覺、聽覺、運動知覺和思考能力。

前三種快速又精準,讓我們日常中的聽和看都不需要思考,而真正的思考則緩慢、費力又不可靠。

所以,大腦傾向于用記憶、經驗、習慣來指導你的行動,而要讓陌生的經歷變?yōu)橛洃?、經驗和習慣,你至少需要做到不斷練習。

因此,我們說“大腦是不擅長思考的,而且會用記憶、經驗來避開思考”。

這是學生不喜歡上學的原因之一。

人類大腦都不喜歡思考,就連你也在不知不覺中避免思考,所以如果你的孩子遇到問題不愿深入思考,先別急著怪他,這是人之常情。

接下來,我們來解釋“大腦不擅長思考”的硬幣另一面。

大腦不善于思考,但它喜歡挑戰(zhàn)

既然思考并非大腦最擅長的功能,但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孜孜不倦地研究難題,又是為什么,有更多人沉迷于對未知的探索呢?

這是因為,當我們接受腦力挑戰(zhàn),并且得出成果的時候,大腦的報償機制會被啟動,分泌出令人愉悅的多巴胺,讓我們感到快樂。

想想你的學生時代,當你對著一道難題冥思苦想二十分鐘,在奮筆疾書中終于得到答案的那一刻,是不是可以用一個“爽”字來形容?這就是多巴胺帶來的愉悅感。

我們已經知道,人是會沉迷于任何可以帶來愉悅感的事物,比如食物、毒品、運動和性行為。那么,如果思考、解決問題能帶來愉悅感,人其實也是會沉迷于思考的,不是嗎?

是,也不是。

不是所有思考,都讓我們愉悅

人是會喜歡思考,但有兩個前提條件,那就是“經歷了冥思苦想的過程,并解決了問題”,才會有愉悅感。

想想,如果你面對一道不簡單的數(shù)學題,可沒等到你自己開始思考,老師就直接粗暴地告知了答案,讓你背下來,你還會有“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愉悅感嗎?

缺少了苦心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你不會有愉悅感。

“自己養(yǎng)的孩子最可愛,自己做的飯最好吃,自己思考的問題最有成就感”,都是這個道理。

這是“思考帶來愉悅感”的第一個前提條件——你的的確確經歷了冥思苦想的過程。

再看第二個前提條件“解決了問題”。

如果你絞盡腦汁三十分鐘,眼前的卻題目毫無進展,你還會有愉悅感嗎?不,面對一番沒有結論的思考,你得到的只有沮喪和挫敗。

少了解決問題的結果,你也不會有愉悅感。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所以那么令人激動,就是因為經歷一番艱難尋找后,在幾近絕望時,終于找到了出路。

所以,有過程、有成效的思考,才能帶來愉悅感。

換言之,問題的難易程度,會直接影響好奇心的強弱。

問題難度適中,而且當我們知道自己能夠解決這些問題時,我們才會努力付諸腦力活動,花時間進行思考。而太難或太簡單的問題,都不太會引發(fā)人的愉悅感,人們自然也不愿意努力思考。

這個結論,就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解釋“孩子為什么不喜歡上學”這個問題。

還記得第一個解釋嗎?人腦天生不善于思考,并且會想方設法避免思考。

在此基礎上,如果再知道思考帶不來一點愉悅感,人自然更是不愿意投入思考。

對于很多厭煩學校、懼怕課堂的孩子來說,他們在不得已的學校學習中,面臨了太多太難或太簡單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令他們要么即便努力也無法解決(沒成效),要么無需吹灰之力就輕易解開(沒過程),總之并沒有給他們帶來多少愉悅感。

如果是成年人,面對帶不來愉悅感的問題,就會主動不去思考,但是學校學習通常是強制性的,孩子無法選擇躲開這些問題,那么學校學習不僅帶不來愉悅感,還因為強制性而更顯沉重。

久而久之,孩子對學校的好感,自然也就消磨殆盡。

那么,這些難以從學校的學習思考中獲取愉悅感的孩子,到底要怎么辦呢?歸根結底,就要讓他們的思考變得更順暢、更愉悅、更容易些。

思考,是你烹飪信息的過程

要想知道如何將思考變得更愉悅,我們首先需要明白,是什么讓思考如此困難。

我們到底是如何思考的?

讀過我們過去文章的讀者,可能對一個詞比較熟悉——工作記憶。

所謂工作記憶,是一個有限的記憶系統(tǒng),我們從環(huán)境中接受到的信息,會暫時在工作記憶區(qū)域內貯存和加工,你當下正在思考的東西,比如一會兒吃點什么,下午去哪里逛逛,以及剛才為什么孩子要惹你生氣等等,就發(fā)生在這里。

不過,工作記憶系統(tǒng)的容量,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工作記憶中的內容,屬于比較短期的記憶。

新信息一旦涌入,舊信息就要騰出空間來。上一秒我們還在思考晚餐的安排,下一秒就神游到“下一個小長假去哪里”了,而你無法同時思考這兩個問題。

不過,依然有一些內容,雖然在被我們短暫思考過后,被新來的信息所替代,但它們沒有被完全抹去,而是成為了我們的經驗教訓、感想感受和知識積淀。

比如“我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孩子,他會感到受傷,下次不能這樣了”,再比如“我學到了一個知識點,環(huán)境和基因,對人的影響程度分別是51%和49%”。

等到下次我們碰到類似的情境、問題時,我們會迅速調出這些記憶和經驗,拿來解決當前工作記憶中思考的問題。

那么,這些能拿來隨時調取的記憶,都去了哪里呢?

答案是長期記憶。

顧名思義,與暫時、短期的工作記憶相比,長期記憶自然是長久存在、難以磨滅的了,你學到的知識、背誦的詩詞、刻骨銘心的愛情,以及你對社會、世界的基本看法,都存在長期記憶中。

所以,長期記憶的內存,比工作記憶要大得多。

長期記憶中儲存的內容,平日你是不會覺察到它們存在的,它們會靜靜躺在那里,只有你需要的時候,它們才會浮現(xiàn)在意識中,被你拿來在新的情境中解決問題。

而這個“意識”,其實就是當前的工作記憶。

那么,人的思考過程,就很顯而易見了:

環(huán)境將新信息灌入你的工作記憶,被你思考玩味,一部分無用信息當下隨風飄散,另一部分有價值的信息,比如事實性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則通過思考,被留在你的大腦中,進入長期記憶存放起來。

等你下一次需要用到的時候,再將它們調取出來,在工作記憶的區(qū)域中,與當下的新信息重新排列組合,解決當下問題。

工作記憶一旦擁擠,你的思考功能就完蛋

如果用廚房和儲藏室,來比喻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可能就更好理解了。

你家有一個面積不大的廚房(工作記憶),空間有限,只能存放一定數(shù)量的食材和配料,而你廚房的后面,有一個面積更大的儲藏室(長期記憶)。

你每次購買食材回家以后,可能會先在廚房留下這頓飯所需的材料,然后將其他存貨放入儲藏室,下次做飯時再將需要的拿出來,放在廚房,進行料理。

而我們知道,做飯的時候,需要一定的富余空間放置杯盤、案板、刀具和臨時切好的菜,所以廚房可以活動的空間,肯定不能太小。太過擁擠、滿滿當當?shù)膹N房,只會為我們徒增不必要的麻煩,讓我們找東西找不到、放東西無處放。

一樣的道理,工作記憶,也不能太過擁擠。

電腦CPU一旦被占得太滿,處理進程就會異常緩慢,時不時可能還會死機。同樣,太滿、太擁擠的工作記憶,也會讓你的思考異常困難。

拿這段時間大火的《吃了幾十個西瓜后,我終于發(fā)明了能避開所有瓜籽的科學吃瓜法!》舉個例子。

這篇文章中,大家最喜聞樂見、讀得津津有味的內容,恐怕是作者畢導如何一本正經研究吃瓜,并狼吞虎咽吃瓜的gif圖片,而不是下面這兩張充斥著數(shù)字和公式的圖:


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看到這些公式就直接跳過不看了。

為什么不看?

因為很多人可能并沒學過(或已經忘記)這些公式的用法、含義,也不理解這張圖代表什么。

而恰好學過、記憶過、理解過這些公式的人,可能就會細細觀察和推導。這是因為,這些人的長期記憶中,有相關的背景知識,而我們這些跳過不看的人,之所以不理解公式內容,是由于我們的背景知識中,就沒有一點有用的信息能幫助理解。

對于微信上的一篇文章,我們尚且能選擇跳過不看,但如果是不得不學的學生呢?

當他們第一次看到這種完全沒見過的公式、理論,而且必須要嘗試著去了解、去參透,然而他們的長期記憶中并未儲備背景知識,而且工作記憶被全新陌生的信息擠滿,也沒有足夠的空間,去儲存所有的新信息。

于是,他們的思考也就異常艱難,毫無愉悅感可言,厭學也就自然發(fā)生了。

如果有的同學,恰好以前學過相關公式、理論,那么他們的長期記憶中,就儲存這有用的、正確的信息和解答程序,而這些孩子,理解起這種新內容來,就會更有頭緒,思考也會順暢許多。

而正因為他們有背景知識幫助理解,他們在思考中,就可能解答更多的問題,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愉悅感,也就更加樂于思考、學習。

所以,現(xiàn)在我們可以總結一下了,為什么有些人思考成功,為什么有些人思考失敗?

威林厄姆教授就說了,思考的成功,取決于四個方面:

環(huán)境中的信息;

長期記憶中的事實;

長期記憶中的步驟;

工作記憶中的空間大小。

缺少任何一項,思考都有可能失敗。

所以,有些孩子不喜歡上學、不樂于思考,也許是因為環(huán)境沒有給他透徹理解所需的足夠信

息(比如,老師假設所有同學都學過概率論,所以省略了很多基礎知識,一上來就講述更高階的概率論應用)。

也許是因為新學的內容太過陌生,他根本沒有可以用到的背景知識,不了解解決問題的基本步驟(比如,孩子還沒了解過太陽系到底有什么主要行星,但有一個問題直接要他回答每個主要行星的相對位置;或者,孩子不精通一類特定題目的解題步驟,在考試中遇到類似的題,就沒能力舉一反三)。

也許是因為,工作記憶中空間太小,一旦被新知識充斥,他就要動用全部腦力去理解表面知識,而再也沒有空間去思考知識的內在邏輯、意義以及應用(比如剛剛開始學習英文字母的小孩子,得到的題目卻是“閱讀并理解這句話”,他只能用盡全力去認清每個字母,努力回憶單詞的含義,根本沒有腦容量去理解句子的含義)。

那么要想幫助這些孩子順利思考、善于思考,并在學習過程中,持續(xù)體驗解決問題的愉悅感,從而真正愛上上學,我們就要針對以上四個方面,去優(yōu)化、改進和提升。

比如,獲取環(huán)境中更多的有用信息,積累更豐富可靠的事實性知識,記憶更多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步驟,或者通過對新信息“整理收納”,讓有限的工作記憶節(jié)約出更多的空間,好讓復雜的思考有地方進行。

而這些方法,就是《為什么學生不喜歡上學》這本書中,作者重點講述的內容,我們后續(xù)幾篇文章中都會講到。

家長如何讓孩子的思考更順暢?

結合上面的內容,我們最后來簡單看看,家長或者老師,可以如何幫助孩子更好地思考:

確保問題能夠得到解決

太難或太簡單的問題,都不會引發(fā)思考的愉悅感,孩子也自然不愿去思考。

所以,盡可能給孩子符合他們認知能力、認知階段的任務,才能保護好奇心、激發(fā)思考欲。

讓數(shù)學基礎都不過關的孩子,跟風去學奧數(shù)知識,無疑只會導致孩子的厭煩和痛苦,而且知識的斷層不解決,學了也沒用。

意識到孩子認知能力有限

問孩子問題,或者要他們做題時,先考量一下,他們是否具備回答問題的背景知識。讓一個不清楚歷史事實的孩子,去回答某次王朝更迭的意義,無疑緣木求魚。

另外,家長還要意識到,孩子的工作記憶空間有限。

那么就不應該這樣教孩子:

給他們過多步驟的提示(比如在新知識的學習中,給孩子長達七步運算提示);

互相之間沒有聯(lián)系的事實(比如要他們一次性記憶不同領域中的10位杰出人物);

超過兩三步的邏輯(比如原本是A→B→C→D,而你要求孩子說出A如何直接到D);

新概念在新知識上的直接應用(比如孩子才學習基本的經濟學常識,你卻直接要孩子解答“如何預測房價漲跌”)。

先給背景知識,再提出問題

為了激發(fā)孩子對化學的好奇心,你可能會先帶孩子做一個“小蘇打+醋會產生氣體,讓氣球膨脹”的實驗。

但孩子的注意力,可能完全被這個有趣的現(xiàn)象吸引了,而且孩子也并不明白其中的科學原理,不具備相關的背景知識,那么在他看來,這只是一個讓氣球自動膨脹的有趣魔術,還可能還會沉浸在魔術的新奇中,完全不想聽你講述背后的化學知識。

更好的辦法其實是,先略微說明小蘇打和醋的化學成分,以及兩者反應為什么會產生二氧化碳,然后再做實驗,讓孩子親眼印證這個化學反應,那么學習效果、記憶深刻程度,可能都會更好一些。

來源:家長進化論


回應5 舉報
贊3
收藏15
7年前
謝謝推薦,到時也去看看,有些道理,大腦不喜歡思考,但喜歡挑戰(zhàn),所以給孩子布置的任務是他跳一跳就能達成的
7年前
很棒,得到了一些跟以往不一樣的關于大腦的認知
7年前
呵呵,很有意思的感覺
7年前
所以學生階段大腦被迫學習,到了成人就恢復不思考狀態(tài)了!
7年前
我也去找這本書來看看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