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眾育兒書單 | 這兩本書,從家庭空間管理角度重新定義了育兒啟蒙

2016
2021-2-22 17:18 原創(chuàng) · 圖片10


圖片

1月我看了兩本比較小眾的育兒書。說小眾,是因為它們和普通市面上闡釋教育觀、教育心理、育兒迷思等書籍不同,是從家庭空間管理這個全新的角度去分析育兒啟蒙。

一個人的成長跟家庭環(huán)境有很大的關系。家庭環(huán)境不僅僅包括父母的教育思想、教養(yǎng)態(tài)度和以身作則,還需要看居住空間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1 《最好的學區(qū)房是你家書房》
 

近期網(wǎng)絡上、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都能看到各路飛漲的學區(qū)房價,甚至一晚上能調價兩次,北京、深圳等地已經(jīng)變成“縱使我有千萬在手,依舊買不起一套老破小的學區(qū)房”,讓人唏噓。

圖片

我們雖然身處十八線小城市,但學區(qū)房依舊在近幾個月從80萬一路飛奔向130萬。應該說,我們這一屆父母更愿意為孩子花錢,也更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越來越昂貴的學區(qū)房,有購買力的群體將逐漸窄化為少數(shù)人,買不起房子的普通家庭還能成功突圍而出?孩子的教育之路,真的需要我們狠砸千萬買學區(qū)房?

當我們迷惑的時候,不妨來看看這本《最好的學區(qū)房是你家書房》。

作者是一位日本的全職媽媽,她陪伴4個孩子(三男一女)全部考上了以難考著稱的東京大學醫(yī)學部(堪稱清華中的清華),并將自己陪伴孩子從幼兒到小學、初中、高中等學習和成長關鍵階段面對的諸多問題,都總結出了一系列簡單又可操作性強的方法和建議。

書中倡導的是堅持不懈怠的用心陪伴,作者強調“學習不是孩子一個人就能完成的事”,因為孩子心智尚不成熟,小到學習計劃、自律習慣養(yǎng)成,大到人際關系處理,一個人很難獨立完成,這一路需要父母科學引導,并給予強大的愛和支持。

圖片

最讓我欽佩的是作者多年如一日地用心參與孩子學習和生活,當孩子對刷題感到厭倦時候,她讓孩子接觸更多元化的練習題,還提供各種小貼紙增加樂趣;當小女兒用于洗澡時間過長,她不是責備,而是觀察到孩子時間主要用于吹干頭發(fā),所以提供購買了一只風力更大的吹風機,幫忙孩子提高效率,增加學習時間;當孩子做不好單位換算這種題目時,她陪著做了很多練習題,并引導孩子在試卷空白處寫上易錯的公式以便提醒自己……這種參與度,也讓孩子充分感知爸爸媽媽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而這種陪伴,反而才是父母給孩子準備的最好的“學區(qū)房”。

2   《打造讓孩子自主學習的住宅》

圖片

相信很多人都特別好奇,培養(yǎng)出牛娃學霸的家庭學習環(huán)境是什么樣子的。
 

正是這種心理作祟,所以看到牛娃在用哪款學習桌,馬上巨資購入;看到學霸擁有獨立兒童房,也馬上張羅著給孩子布置……

作者四十萬靖在開篇也談到自己對學霸房間的設想是:“在幾乎沒有任何雜音的兒童房里,孩子一個人獨自坐在寫字臺前,一邊與睡魔做斗爭,一邊解答很多大人都束手無策的難題……”

但當他參觀并采訪了超過200個“孩子考上名牌初中”的學霸家庭后,得出的結論徹底地顛覆了原先的設想,也出乎我的意料。

圖片

書中介紹了11個牛娃學霸,縱使擁有安靜獨立的兒童房,但他們都沒有把自己關在封閉的空間里埋頭苦學,而是喜歡去熱鬧的地方學習,比如爸爸媽媽所處的客廳、餐廳、陽臺,甚至根本沒有固定的學習產(chǎn)所,而是根據(jù)心情自由選擇。在這些家庭中,沒有因為升學問題而繃緊神經(jīng),相反,家人之間關系融洽,有說有笑,洋溢著一種和睦的氣氛。

作者在書中也特別強調,對于處在青春期的孩子,盡量不要讓他們一個人待在父母看不見的房間里。讓他們在能夠和父母交流的空間里學習或者玩耍,是極其明智的做法。因為書中選取的“小升初階段”,正是孩子一方面擁有了自主意識,但另一方面依舊保持“孩子氣”的“半熟”時期,如果能和家人一起共處,既能和父母表達自己意見,又能在討論交流中汲取父母的智慧,從而塑造了良好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也得以迅速成長。

圖片

此外,令我動容的一點是書中還談到在打造自主學習空間中,不能忽視的是“父親的背影”。

圖片

假設父親和孩子共享一個學習室,一個在伏案工作,一個在埋頭用功。父親在電腦鍵盤上打字,孩子在紙上奮筆疾書。此時并不需要交談,父親認真工作的樣子,可以讓孩子靜下心來集中精力學習。”

“爸爸工作的時候看起來特別可靠?!?/span>

(此處建議媽媽可以把本文發(fā)給隊友,認真品味下哈哈哈)

書中讓人特別感動的一個篇章:

圖片

3

所以,無論是擠破頭拼盡全力讓孩子住千萬的學區(qū)房,還是普通樓房,無論有沒有獨立的兒童房,有沒有功能多樣的學習桌……都不重要。

而且這些說到底,不過就是我們花錢買了一個心安理得。

最重要的,是如何給孩子提供一個陪伴成長的空間,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與孩子深度交流,是如何以身作則地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自我學習的習慣。

從這個意義來說,最佳的育兒賽道,不是讓孩子獨立行走,而是我們與孩子共同上進,成就彼此。


回應 舉報
贊3
收藏7

推薦閱讀

湯圓家
湯圓家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