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美國醫(yī)護人員打交道

2016
2019-7-27 11:34 原創(chuàng) · 圖片1

人吃五谷雜糧,怎能沒???作為病人或者病人家屬,經(jīng)常與醫(yī)護人員打交道,好在沒有大恙,心情一般都畢竟輕松,談笑風生,除了生孩子那次。本地醫(yī)院診所都用本公司的軟件,作為開發(fā)人員,自然很熟悉了,偶爾還能指點一下,陪家屬看病也不用翻譯,翻譯遠不如我說的準確。以后老了當個醫(yī)療翻譯倒是個不錯的后備職業(yè)。

(耶魯大學醫(yī)院 2013年2月)

作為醫(yī)療軟件公司的職員,去醫(yī)院診所出差幾天是每年必須的任務,那就不輕松了。一種是跟管理人員交流,或者是純粹的浸沒式體驗(Immersion),了解運行情況,收集意見反饋。這種還好,往往還跟直接開發(fā)項目相關,比較輕松。另一種是Go-live,就是醫(yī)院診所開始實際運行軟件的前一兩周去幫助用戶,因為項目組的人手不夠。這個就有不小壓力了。一是往往跟自己的開發(fā)項目不直接相關,雖然有證書,但每個客戶情況都大為不同,醫(yī)療流程極其復雜。二是項目組全職跟該客戶打交道往往已經(jīng)數(shù)月,在系統(tǒng)搭建中已經(jīng)對所有情況及其熟悉,而我們臨時去幫忙的根本沒有時間去熟悉情況,雖然會惡補一下,但到現(xiàn)場會發(fā)現(xiàn)大部分派不上用場,只能隨機應變了。在例行準備會上,項目負責人總會“恐嚇”一下大家,說這個客戶如何苛刻之類的話,讓大家提高警惕。好在能力小,責任也小,事后往往證明是雷聲大雨點小。項目組的人是要按時間向客戶收費的,而我們去幫忙的只報銷差旅費,這樣壓力就小了很多。但是話雖這么說,一線醫(yī)護人員可不管你收費不收費,掛著公司牌子就當你是啥都懂的,如何在半懂不懂的情況下應對過去,也需要相當技巧。

一般如果Go-live有兩周,我總搶第二周去;如果只有一周,盡量選星期三或星期四開始的兩三天。第一天去,往往問題最多,焦頭爛額,非??膳?。選擇中間去,一是問題會少很多,二是一到那里趕緊問有啥遺留問題,做到心中有數(shù),就會容易很多。第一天就讓那些最熟悉情況的人頂在前面吧。

雖然心里打鼓,但第一天必須斗志昂揚,一副胸有成竹天下我有的姿態(tài)。先跟診所的主管或主要負責人介紹自己,他們往往會帶你走一圈,熟悉人員,這時候要用心盡可能多記住地形與人物。暗自觀察各人性格特點、繁忙程度也很重要。按照20-80原則,80%的問題是由20%的人提出來的,提前觀察好哪些人喜歡問問題很重要。如果有可能的話,提前向他們了解工作流程--不過這很奢侈,多數(shù)情況一大早他們最忙,所以等空閑時間時再這么做是常態(tài)。

其實公司和客戶管理層是知道我們這些臨時來現(xiàn)場的人員(Floor Support)對具體情況是不懂的,所以做了很多輔助工作。一般遇到問題與情況都沒有更改系統(tǒng)的權限,所以網(wǎng)上提交問題、直接電話、或者在手機里聊天都是很有用的手段。項目組的人坐鎮(zhèn)指揮中心(Command Center),指揮我們這些一線人員。對于一般的操作問題,一線人員予以解答,對于系統(tǒng)設置問題,就不要充好漢了,趕緊跟醫(yī)護人員說這個要匯報修改,云云。有時候項目組人員會下來巡回解決問題,這種機會要抓住,趕緊盡可能多的消滅隱患。

指揮中心(Command Center)也是個有趣的存在。有個大醫(yī)院陣勢很大,一個大禮堂,前面巨型屏幕,下面幾百號人操作電腦,不斷接電話,此起彼伏,仿佛發(fā)射衛(wèi)星,又仿佛指揮戰(zhàn)役。剛一進去人都要犯暈。不得不佩服老美做事有時候真像那么回事。

醫(yī)療客戶往往還會找第三方咨詢公司幫忙。咨詢公司派出人員現(xiàn)場幫忙。這些咨詢公司的人員很多以前是醫(yī)護人員,或者自己考了證書,分布在全美各地,公司遙控他們飛來飛去。要說我油,他們更油,很多人對情況更不熟悉,但也不妨礙打諢插科濫竽充數(shù)。不過人多總是好辦事,至少也是個掩護。

對于一看就不懂的問題,千萬不要充好漢,直接拉進更多的幫手來解決,稀釋濃度,或者向上匯報。時不時到處轉轉,半懂不懂沒關系,腿不勤快就是態(tài)度問題了,讓人看見你勤快,至少印象就好了很多?;卮饐栴}的時候,盡可能多的暗自收集信息,比如病人姓名,醫(yī)護人員姓名,這些不用問都能看到,到時候有了解答也能反饋。直接叫出人名,也無形中融洽了關系。

其實護士還是好應對的,難的是醫(yī)生。醫(yī)療系統(tǒng)本身就是圍繞醫(yī)生為核心建立的,醫(yī)生就是皇帝。醫(yī)生的職業(yè)訓練很復雜,他們也理所當然的認為軟件系統(tǒng)應該適應他們,而不是反過來。醫(yī)生在潛意識里可能不愿意讓別人看出他們使用軟件不熟練。有些醫(yī)生要在不同診所串場,時間很緊張。這些情況,導致了有可能出現(xiàn)醫(yī)生朝你吼(Yell At You)的情況。有時候出差結束,大家會開玩笑問有沒有朝你吼。據(jù)說有人被吼了后受不了辭職的,也有第三方人員啥也不懂被趕走的。好在我從來沒見到過。

為了應對醫(yī)生,要做大量準備工作。護士們往往會主動跟你說醫(yī)生的情況,他們感受到來自醫(yī)生的壓力最直接,這時候就要趕緊牢記。護士一般被稱呼名(First Name),而醫(yī)生則被稱呼姓(Last Name)。你不把醫(yī)生當順毛驢哄著,他就變成嗆毛雞。先記住姓名,如果墻上有醫(yī)生照片的話記住長相,了解醫(yī)生啥時來,第一時間打個招呼,大大降低被吼的風險,伸手不打笑臉人嘛。不能直接說自己是臨時來的還不熟悉,但是盡量用輕松的方式暗示,比如說這個系統(tǒng)很復雜,你們的流程很專業(yè),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有情況我會向上匯報,等等。醫(yī)生都是精明人,一聽就懂?;卮疳t(yī)生的問題,要盡可能簡潔,當機立斷,不懂就說不知道,找人問或找別的解決方案,不像回答護士的問題往往還可以耗一耗,慢慢找答案。我估摸被吼的大多是愣頭青,再碰上醫(yī)生時間緊張,比如要走或要趕緊看病人,不懂充懂,浪費了醫(yī)生時間。千萬不能陷入這種惡性循環(huán)。

作為最后一招殺手锏,三十六計走為上,還是要準備著的,但是不可輕用,迫不得已用時也要慎重,要用的巧妙。最好是提前準備,避免難局,找懂的人頂著,自己也不要閑著,找喜歡問問題的人拖住自己。這時候前面所說的觀察個人習性就起作用了。用時候碰上一個特別喜歡問問題的又都是簡單問題的,那就福星高照了,這趟差事就這么過去了。雖然有些玩世不恭,但畢竟能力就這么大,就別占坑了,有人能力大的,讓他們上。

出差第一天往往比較緊張,第二第三天就混熟成油子了,輕松很多。有時候醫(yī)護人員閑了就聊天,適當參與一下,不要太冷漠,但也不要太投入,適可而止。跟同事或第三方公司人員也要適當聊天拉近關系,按照美式方式處理即可。第三方公司人員往往很多黑人,都比較隨性,不忙了就喜歡扎堆聊天,很容易跟他們混熟,這樣就會輕松很多。我發(fā)現(xiàn)白人往往喜歡擺架子,而且從來不會到扎堆黑人中去聊天。這個涉及深層次問題,這里就不展開討論了。有個老黑曾經(jīng)跟我說我比較隨性好相處,我們公司派來的另一個白人不好相處,呵呵,這背后的道道我自然心知肚明。

兩三天的時間不長,但都混熟了。到走的時候,打個招呼,仿佛惺惺相惜,美式的難舍難分。其實一輩子都不會再見了。

人生如戲,循環(huán)往復。

門診、住院、手術、藥房,這四大塊的證書都在手,都去過,相比較還是門診最輕松,時間也一般最短。住院的曾經(jīng)去過夜班,倒是問題最少,但是時間顛倒太難受了,畢竟一把年紀了。去年進了手術室,人生又更完整了,如果以后能進化驗室看看就更好了。剛考過臨床病理的證,正在考解剖病理的證,看來應該有機會。出差去過很多地方,加上自己旅游等去過的地方,算起來快去過四十個州了,主要的地方都去過了。

忘了說最重要的一點,在醫(yī)院診所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看到的病人信息全都要左眼進右眼出,聽到的都要左耳進右耳出,更別提泄漏了。據(jù)說泄漏一個病人信息罰款就要上萬美元,有些員工手握上萬真實病人信息,都泄漏的話足夠公司死無葬身之地了。一般情況下跟醫(yī)護人員在一起,得到許可才進病房或診室。隱私條款,都充斥本能了,不需要再強調了。

剛結束一個出差,沒有被吼,此刻正在印第安納州哥倫布市某旅館,明天回家。人生又翻過了新的一頁。

歸巢鳥文


回應3 舉報
收藏2
5年前
真不容易????????
5年前
有意思。。。。
5年前
看來全世界的醫(yī)生脾氣都不好,都得小心翼翼伺候著。
發(fā)布

推薦閱讀

歸巢鳥
歸巢鳥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