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英語教育19年,我們的孩子學會了點啥?

2011-8-23 13:53 轉載

近日,電影導演馮小剛在微博上對不搭界的英語,大加撻伐,死命炮轟。英語教育出了什么問題?它哪兒招惹了馮導?怎會使他跨界炮轟?仔細一看,方知有兩點令其不爽:一曰,一些公司里的國人起了洋名。二是中國一些美院招生,因英語不好,使得天才落選。俺看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于是,上馮導微博細看,才讀到他直抒胸臆的心底話:他想說的本意就是,“咱們這民族這一百多年以來直至今天骨子里都有強烈的自卑感,眼神慌張內心缺乏安全感?!?nbsp;

英語教育沒招著他,洋名也沒惹到他。而是“骨子里都有強烈的自卑感,眼神慌張內心缺乏安全感”弄得他非常不爽。 

馮導一直是俺最喜歡的導演,看到呼風喚雨的中國電影大導演,這樣重拳抨擊英語教育,俺樂了。他說的并不是沒有道理。作為英語界前輩,俺想在此借題發(fā)揮一下,也說道說道問題多多的英語教育。 

說“國人的骨子里一直都有種強烈的自卑感,眼神慌張,內心缺乏安全感”,俺認為,此蓋因百多年前洋人一頓洋炮瘋狂轟炸產(chǎn)生之余波所致。一向自信、經(jīng)歷大唐大宋大明直到大清的牛逼的國人,突然間,遭到如此重挫,情緒會沮喪到何等程度,都不是今天的我們所能理解的。1840年后,那滿清政府還在繼續(xù)腐敗的路上狼奔豕突,全然不知工業(yè)革命為何物。大英帝國派瑪葛爾尼等人,來大清顯擺其工業(yè)革命的重大成果。但大清的腐敗成性的官員們,卻只與其探討覲見大清皇帝時到底叩幾次頭,跪幾下腿的問題。這樣的國家,能不在接下來的戰(zhàn)爭中失敗嗎? 

接下來的戰(zhàn)爭與戰(zhàn)爭過后必須填寫的不平等條約,給牛逼高傲的中國人造成巨大的心理陰影,直到今天,一提那些戰(zhàn)爭及不平等條約,哪個中國人不郁悶,心理不變態(tài)?但又有何辦法?我們的歷史教科書在有意無意之間,培養(yǎng)起中國人對這段歷史產(chǎn)生羞辱感時的集體無意識。真要像馮導想的那樣,去除“國人的骨子里一直都有種強烈的自卑感,眼神慌張,內心缺乏安全感”,非修改歷史教科書,不打幾場漂亮的戰(zhàn)爭不成。否則,國人即便到了馮導的重孫子輩,還會讓洋人看到一副“骨子里一直都有種強烈的自卑感,眼神慌張,內心缺乏安全感”的形象。非如此,國人也無法從根本上鏟除對洋槍洋炮及洋人的恐懼心理。毛澤東于1950年,曾嘗試了一下,效果不錯。只是后來的領導人一直沒有將毛澤東這種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發(fā)揚光大下去。 

至于給自己起洋名給樓盤起洋名,那都應該說是1840年后洋槍洋炮帶來的洋文化的折射。其實,要讓人們自覺地消除這種洋文化影響力,恐怕就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了。 

眾所周知,文化的入侵,有時比槍炮的入侵來得更猛烈,也更沁入骨髓。自1840年中國挨打后,那個一心跟在中國后面學習的小日本,都開始蔑視中國老大哥,都要脫亞入歐了。那還能指望什么人來繼續(xù)光大中國文化,而忽視咄咄逼人的西方文化呢。 

近年來,很多學人把中國上千年前的孔孟之道的東西給端將出來,寄希望與洋文化進行抗衡。結果呢?很多國人連繁體字都全然不認得,又怎么能去承繼所謂的中華文化,更遑論發(fā)揚與光大? 

另外,俺不太認可馮導責備國人學英語時起洋名的表面現(xiàn)象。 

從某種意義上說,英語或者說英語背后的那個洋文化,在今天而言,就是“三個代表”中的代表人類最先進文化之一的東西。妄自菲薄當然不好,但無端地妄自尊大也似乎不對。英語恐怕還是必須得學,而且必須學好的語言。因為我們必須面對的現(xiàn)實是,英語為母語的國家里,既有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像英國,也有建國歷史不超過300年,卻把有幾千年文明史的中國遠遠落到后面的美國。盡管美國為人類提供了“霸權主義國家”的準確概念,但它也為全人類帶來了像“互聯(lián)網(wǎng)”等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當然,它也馮導帶來重要的電影業(yè)的信息,其中包括每年一度的“好萊塢”電影盛會,會上,人們沒有賄賂沒有暗箱操作地、公開透明地頒發(fā)一個又一個小金人像獎。 

國人給自己起洋名,總體上說,似乎更不應上綱上線,與“國人的骨子里一直都有種強烈的自卑感,眼神慌張,內心缺乏安全感”相關聯(lián)。只要學習洋文,就會有起個洋名的想法。這根本就是無可非議的事情。馮導可能有所不知,洋人在學中文時,也都喜歡給自己起個中文名字。我舉一個最有名的例子好了:費正清。凡是知道費正清的人都知道,他是美國人。他是研究漢學專家,他給自己起了這么個叫得十分順口聽上去也很好聽的中文名字。另外,在文革時期,也有好幾個美國人來到中國,表示對中國文革的支持。他們也都給自己起了漢語名字。 

其實,我們更應該討論的,是英語教育中被國人一直詬病,卻依舊沒有被整改的諸多問題??赡?,現(xiàn)在是我們對英語教育中的問題進行反思的時刻了。 

我認為,英語教育最大的問題是,投入時間和精力,與得到的不成比例。即投入產(chǎn)出之間的關系嚴重失衡。 

很多學生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英語,直到大學畢業(yè)為止:幼兒園三年,小學六年,中學六年,大學再四年,全加起來,共19年矣。這十九年,用于英語上的學習時間幾乎占整個時間的四分之一強。這還沒有把家長在課外時間為孩子補習英語的時間加進去。而得到的英語學習質量如何?業(yè)內人士心知肚明,業(yè)外人士,像馮導這樣的人,用近乎羞辱性的語言來嘲弄英語學習,便可知人們對英語教育質量不滿和憤怒程度有多大。 

很多孩子在家人花大量時間和財力幫其辛苦走過十九年后,卻根本不能有效地使用英語進行哪怕很基本的語言交流,這本身就是個極其嚴重的英語教育問題。我可以肯定專業(yè)地說,英語教育方式早就出了問題。 

可以很不客氣地說,很多英語老師本身就不合格。像我所居住的城市里某“育才”學校的英語老師,就是典型例證。他們連像樣的英語語言交流都說不好,又怎能指望他們幫助學生流暢正確地使用英語?不過,他們都是英語考試上的高手。他們天天就擺弄著那幾個of, over, on等所謂考試的難點的“正確”答案,卻忘記了語言(無論是英語抑或漢語)首先是人們使用的工具,而不是考試的階梯。 

此外,當英語教育被社會上的一些“英語教育機構”變成賺錢的工具時,則英語教育質量更直線下降了。我看到一些學齡前孩子的家長,被“不輸在起跑線上”的廣告語所蒙蔽,帶著幾歲的孩子,參加一個又一個所謂的“英語培訓班”。結果呢?整個26個英語字母,本可以十來天就搞定的事情,卻被那些人無限度地延長。而且,他們還自編自導出無數(shù)所謂的兒歌,讓孩子們在學習時間內虛度。 

而英語教材呢?更是一團糟。社會上十分推崇的上海教育社出版的小學《牛津英語》教材,其中第一冊連象聲詞都給編錯,而且還把至少一萬單詞量以外的詞給編進小學第一冊教材里,還能行不?試問,編寫者們,你們是來自牛津,還是來自上海? 

英語教育一教就十九年,而十九年過后,孩子們居然連基本的語言交流能力都很難掌握,這樣的英語教育方式,難道不需要我們的深思嗎? 

馮導的憤怒,嚴格說來,是外行人的憤怒,不過俺很理解。希望馮導的這番憤怒,會對社會起到某種振聾發(fā)聵的作用。 

 


回應6 舉報
贊2
收藏
13年前
他們都是英語考試上的高手。他們天天就擺弄著那幾個of, over, on等所謂考試的難點的“正確”答案,卻忘記了語言(無論是英語抑或漢語)首先是人們使用的工具,而不是考試的階梯

非常認同這點,英語在國內就是用來考試的,不是用來使用的!
13年前
我以前也一直想,學英文干嘛呢?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大學畢業(yè)以后用到英文的機會并不多,看美劇都字幕的說。
我也沒明白教我女兒學英文到底是為了什么,如果真的學了十幾年的英文還是啞巴英語,那真的是太悲哀了!
13年前
大多數(shù)人不知道的是,英語世界的思維方式,說明問題的方式和中文世界是非常不一樣的。用中文的思維去學英語,能學好是幾乎不可能的。所以這里有很大的矛盾存在。
至于學英語是為了什么?如果就是想讓孩子在中國學會說英語到要和外國人打交道的地方混口飯吃,那個要求是不高。
但是如果你明白,當今世界的文明、科技、文化,都是在英語體系里形成的,你就知道為什么要學英語了,而且盡量用英語思維去學英語了。
13年前
英語教育最大的問題是,投入時間和精力,與得到的不成比例。即投入產(chǎn)出之間的關系嚴重失衡。
很多學生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英語,直到大學畢業(yè)為止:幼兒園三年,小學六年,中學六年,大學再四年,全加起來,共19年矣。這十九年,用于英語上的學習時間幾乎占整個時間的四分之一強。這還沒有把家長在課外時間為孩子補習英語的時間加進去。而得到的英語學習質量如何?
怎么辦呢?????
13年前
1.很多人英語思維方式么有。
2.DINGDING11S說的,19年的學習的內容和方式不對導致了英語薄弱,很多時候包括現(xiàn)在,家長只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給孩子學習用中文思維表達把英文單詞拼湊起來的所謂英文。
3.有的找到了學習母語英語的地方,無奈卻只是唱唱跳跳順便學點簡單的英文,但是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這點,認為只要孩子開心就好,慢慢來,忘記了語言學習是學習而不是玩樂。而很多機構為了讓孩子開心家長高興,以玩樂為主的學英語方式層出不窮。孩子三年可以學的東西要花10年。我經(jīng)常感嘆,孩子這樣學學到五十歲也不能說句整話啊。
4.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只注重英語表面的東西而忽略了英語文化的學習
5.在口語的基礎沒有打好之前,就著急閱讀和寫作的學習。而閱讀和寫作必須是又很好的英語口語的基礎上才能學的好學的輕松。
6.家長更愿意花時間花在星級口語等考試競賽上,而很多這樣的題目和答案自身有很多錯誤。而忽略了和放棄了真正的英文思維訓練和表達的課程。

誤區(qū)實在是太多了。遠遠超過這六點。其他的我會歸納后一一寫個專題的。

而英語是世界的”普通話“,是非常有用的。
13年前
我覺得這個問題的關鍵還是我們的教育方法除了問題,從為什么學到怎么學都沒有真正理清過思路,剛看了九歌分享的視頻《did you konw》里面說,中國會變成全世界說英語的人最多的國家,我就有一種很荒謬的感覺,一個不把英語當成母語的國家,一個完全不懂英語文化的國家竟然會成為說英語的人最多的國家,這不是很荒唐的事情嗎?
發(fā)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