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奔放的性科普繪本:墻都不扶就服它

2020-3-25 16:01 原創(chuàng) · 圖片14

首發(fā)于公眾號:家有小怪物

想當年問老媽我從哪來的,也被“垃圾桶撿來的”這句國民答案忽悠過?,F(xiàn)如今小孩子性啟蒙的時間起點是越來越早了,一部分原因是新一代父母觀念不那么保守了,另一部分原因也確實是現(xiàn)實所迫。有句話說得好,“你嫌性教育太早,罪犯不會嫌你孩子小?!彼晕沂谴蛩阍诹嫌變簣@之前把性教育計劃實施完成:首先要讓孩子明白是什么,然后是為什么,最后才是怎么做?!霸趺醋觥保ㄈ绾伪Wo自己和尊重他人)雖然是重頭戲,但不能上來就講最后一課,所以我打算先從科學事實和原理入手,性科普是性教育的第一步。 
 

原想找?guī)妆局形睦L本當教材的,但機緣巧合發(fā)現(xiàn)了一本奇葩的英文繪本,把性科普做得深入淺出、幽默風趣,完全不是那種干巴巴的說明文,簡直就是一部家庭情景劇。最讓人服氣的是,作者以粗放而精準的筆觸描繪了很多幼兒性科普讀物所刻意回避的“精子卵細胞結(jié)合之前的關(guān)鍵一步”,畫風奔放而毫無情色之感……我夸得是不是有點過?看起來都能滿足產(chǎn)品經(jīng)理“五彩斑斕的黑”那種無理要求了。并不夸張,其實這本書值得稱贊的核心是真正做到了不止正視“生殖”,也能正視“性”。

書名叫 Mummy Laid an Egg,作者 Babette Cole. 封面如上圖。 
 

翻開前幾頁,你會發(fā)現(xiàn)和我媽保守程度差不多的那么一對兒父母,試圖用瞎編的答案來給倆孩子解釋他們是從哪里來的這一永恒問題。不過這對兒父母的胡扯能力遠高于我媽,甚至堪稱登峰造極。

瞧媽媽這雙和面打蛋的手,女寶寶是香噴噴的白糖香料和各種好吃的混合在一起做噠。再看爸爸拿著個鐵鍬搞創(chuàng)作,原來男寶寶是蝸牛、鼻涕蟲和狗尾巴混合在一起做的,還臟不拉嘰連泥帶土的??吹竭@我瞬間想起了賈寶玉說的男子都是泥做的骨肉,女兒是水做的骨肉,中西文化相通啊有木有。小男孩太慘了…… 
 

小寶寶可以像姜餅人一樣是烤出來的,也可能是石頭底下發(fā)現(xiàn)的。哎,石頭底下,孫猴子么?不過聽起來比垃圾站撿的還強點兒。 
 

另一種可能是花盆里種出來的,地上那個種子的包裝袋還留著呢,植物頭頂長出來的光屁股小娃娃也甚是可愛。哎呦,看來葫蘆娃的故事也有外國對應版本。還有更離譜的比如恐龍送來的,牙膏里擠出來的,我就不挨個貼圖了。最后,爸爸媽媽終于揭秘了在眾多可選來源中,你們兩兄妹咋來的。

原來是媽媽在沙發(fā)上生了一個蛋!然后從蛋里蹦出來的。感覺這個還算相對靠譜點兒了呢。如果受不了了沒堅持讀完,會以為這是一本以無厘頭(Nonsense)為風格的搞笑幼兒讀物,錯過了后面牛x的科普。

倆孩子被當傻子一樣忽悠了半天之后,笑得快岔氣了。他倆后面的回復倒是很帶有孩子氣的認真:“我們趕腳你倆根本不懂小寶寶是咋造出來的,我們畫個圖給你們好好講講吧?!边@對父母帶著一臉尷尬的驚訝。不知道被自己的娃說你們不懂咋生娃是什么感覺呢?

敲黑板,后面是精華部分,用孩子的天真筆觸和孩子的直白思路做出的性科普真的既可愛又直擊本質(zhì)。 
 

兩個火柴棍風格的靈魂畫手畫出的爸爸媽媽雖然長得幾乎一樣,但只有關(guān)鍵地方不一樣。能夠設(shè)計出這樣會抓重點的課程,絕對是高手。女孩簡潔指出了媽媽的蛋不應該在外面,卵細胞在肚子里。男孩指出爸爸的確有種子莢,它是在體外。 
 

爸爸還有一個小管子,種子可以從那出來,媽媽有個小孔,種子就從那進去。還講了種子進去后靠尾巴游進媽媽肚子。圖上一個簡單的箭頭和文字說明:This fits in here. 精準有力。但這個鏈接過程不說清楚,還是不足以打發(fā)好奇和不解啊。然后我就看到了驚掉下巴的下一頁。

人小鬼大的老司機于無形之中開車?體.位.描述一向是18禁的內(nèi)容,因為確實很難避免色情意味。仔細看完這一頁,卻不得不感慨作者匠心獨運。孩子視角下,簡筆勾勒的爸爸媽媽像在游樂場里做游戲一樣完成了結(jié)合過程,還雙方配合了很多高難度動作,你能看到他們神采飛揚的臉上洋溢著歡樂,其實這就是我所期待的孩子眼中,性的模樣。真實的性愛當然不會是這種笑場模式,所以成年人看了圖片也只會覺得搞笑而不曖昧,而孩子暫時的確不需要體會那種真實的曖昧,只需要知道性是快樂美好的足矣。

再接下來就是所有科普書都會介紹到的那部分,小種子游泳競賽,先達到卵細胞的勝者與之結(jié)合形成一個寶寶。

寶寶在肚子里一天天變大,媽媽在一天天變胖。

直到最后,寶寶被媽媽生出來。孩子的位置和媽媽的姿勢也很準確,畫面還很有愛。

可以說, 這本書在性器官與性行為的科普上真誠細致不留余地,而在情色氛圍上設(shè)置了點到即止的屏障,又通過巧思把內(nèi)容做得輕松幽默,作者能同時做到這些真的非常很難得。不過六六似乎還體會不到這些幽默,真的只當成了一本認知科普,看得非常認真,中途還不斷提問:"Why don't (誤) mummy have a tube? "之類。后來講完了,我順便提醒他:"So you know your tubeand seed pods are very important. Don't let anybody touch them. "他很嚴肅地點點頭,還補了一句: "Or it may get hurt." 我也是驚訝了,這個書上也沒寫啊,真是自我保護的本能么……

拓展閱讀

上述神書因為不是一本純科普書,很多詞匯是用喻體表述的,沒有用術(shù)語,盡管原理和圖畫都非常清晰明了便于孩子理解。為了把術(shù)語也普及一下,我還給六六搭配了另一本幼兒科普書,作為拓展閱讀。老牌大社Usborne出品的科普翻翻書First Questions and Anwsers系列,里面有一本講寶寶是哪來的。 
 

這一本與前面那本相比,畫風比較收斂。不止是講人類,而是以各種動物為例來科普孩子的制造、出生和成長過程。翻翻頁的設(shè)計也很吸引孩子興趣。 
 

一共有六個跨頁,分別是寶寶從哪來?寶寶是怎么造出來的?寶寶什么時候出生?寶寶有什么需要?寶寶如何長大?我以后會成為什么樣?也是非常值得一讀的好書。


回應 舉報
贊2
收藏12

推薦閱讀

家有小怪物的六六媽
家有小怪物的六六媽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