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該幾歲學外語?腦科學家最新研究顛覆傳統(tǒng)觀點

2016-10-12 20:06 轉載 · 圖片7


很多家長都對孩子該啥時候開始學英語感到困惑。

因為,各種說法太多。

有說越早越好的,有說學早了影響母語學習的,還有說中英文一塊學會導致混亂、影響思維發(fā)展的。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權威的腦科學家是怎么說的。

1、 天生的世界公民 嬰兒一出生就自帶語言模塊

帕特里夏·庫爾(Patricia Kuhl)是美國華盛頓大學學習與腦科學研究所的聯(lián)合所長,也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的LIFE學習科學中心的主任,研究兒童的大腦發(fā)育及語言學習已經(jīng)將近50年。


▲ 帕特里夏·庫爾博士

在庫爾博士看來,小嬰兒是天生的“世界公民”和“語言學家”。

研究發(fā)現(xiàn),新生兒的大腦天生就能分辨世界上的所有音素,總數(shù)約800個。這800個音素通過排列組合,構成了全球7000種語言中的任意一句話、一個詞。

也就是說,人類是帶著一個語言模塊出生的,這個模塊能幫助新生兒順利地解碼、學會世界上的任何一種語言。

庫爾博士通過研究證實,在半歲到一歲之間,嬰兒的大腦會開啟一個敏感期。期間,寶寶會運用統(tǒng)計學迅速解碼一到兩種語言,從而為掌握母語做好準備。

通常,學習母語元音的最佳年齡是半歲,學習輔音的最佳時間是9個月。敏感期一般只有短短幾個月,但同時接觸第二語言的嬰兒敏感期會有延長。

連話都不會講的小寶寶是怎么運用統(tǒng)計學的呢?

答案是通過心理計算(mental computation)。

在所有800個音素中,構成一種語言的差不多有40個,嬰兒要學會分辨父母或主要撫養(yǎng)人經(jīng)常說的那40個音素,才能學會母語。分辨的方法很簡單,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當然就是最重要的,也是該優(yōu)先學會的。

8-10個月的嬰兒還聽不懂詞,但他們對音素卻非常敏感。而這時候他們最常聽到的40個音素,也就是母語,會反過來深入影響嬰兒的大腦,形成孩子對語音的感知方式。

庫爾博士曾在TED發(fā)表演講《嬰兒的語言天才(The linguistic genius of babies)》,其中舉了一個例子:6-8個月大的孩子,不論長在東京還是西雅圖,都能分辨“ra”、“l(fā)a”的音素單元。

▲ 參與實驗的日本和美國媽媽

但10個月大的孩子,敏感窗口就開始關閉了。

實驗發(fā)現(xiàn),這時候孩子的聽力已經(jīng)開始受文化的制約。因為“ra”、“l(fā)a”的音在日語中不常使用,在英語中經(jīng)常使用,所以,分辨這兩個音,東京的孩子已經(jīng)遠不如西雅圖的孩子。


 ▲ 測試結果

也就是說,嬰兒在半歲到一歲之間掌握的語音會晉升為母語,其它語言將淪為“外語”,除非小嬰兒在這期間能接觸到多種語言。

2、 7 歲前,第二敏感期 17歲前都相對容易

庫爾博士在TED演講時,還展示了一張圖,引發(fā)了全場笑聲。

這是一張語言學習的“敏感期遞減圖”,看看底下一行的年齡數(shù)字,你是不是也在笑呢?

確實,隨著童年期的結束,母語地位更加鞏固,孩子也會從一個世界公民變成某個母語的使用者,再接觸任何一種新語言的語音都不會有之前的效果了。

長大以后更是如此——那些去美國、日本旅游的人再也不能光靠聽聽就統(tǒng)計出使用頻率最高的音素,并因為這種經(jīng)驗改變大腦了。這也是年紀越大學習新語言越困難的原因,但好消息是:39歲時并不比17歲時更難。

不過,庫爾博士認為,7歲以前,兒童都是可以迅速學會第二語言的,還能達到相當流暢的程度。

在接受CNS訪問時,記者問庫爾博士:“你會說別的語言嗎?你鼓勵父母讓孩子從小接觸多種語言嗎?”

庫爾博士說,“I definitely encourage parents to expose their young children to native speakers of another language in a social setting.”

“我絕對鼓勵父母在社會環(huán)境中讓他們的孩子跟其他語言的母語使用者接觸?!?/p>

事實上,庫爾博士本人的父母在她小的時候,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講德語的。但她的父母從來不跟孩子們說,而是把德語當成夫妻之間的“悄悄話”,專門說一些不想讓孩子聽懂的私人話題。庫爾博士有4個兄弟姐妹,想想也是,一家5個孩子,夫妻倆確實需要點私密空間。

但即便如此,庫爾博士至今仍有解碼德語的技能,盡管她不會說。

37歲以后怎么辦?17歲了呢?40了呢……

雙語、多語環(huán)境的家庭畢竟是少數(shù),也不是每個家庭都有條件讓孩子在7歲前學英語的。

如果孩子已經(jīng)超過7歲了怎么辦呢?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講了馬云和澳大利亞男孩大衛(wèi)·莫里(David Morley)的友誼故事。

1980年,大衛(wèi)跟隨家人來中國旅游,在杭州西湖游覽時,一個十幾歲的中國男孩走過來主動攀談,想通過對話練習英語。這個男孩就是馬云。

兩人從此成了朋友,在大衛(wèi)回國后,也經(jīng)常通信。據(jù)大衛(wèi)說,馬云很聰明,會隔行寫英文信,這樣大衛(wèi)的爸爸肯·莫里(Ken Morley)就可以幫他批改,然后再把回信一塊寄回中國。

這段友誼維持了三十多年,對馬云后來去美國、對互聯(lián)網(wǎng)感興趣、創(chuàng)辦阿里巴巴起了重要作用。


 ▲馬云和大衛(wèi)

馬云就是從12歲才開始跟著廣播學英語的,那幾年他經(jīng)常跑到西湖邊找外國游客練口語。

所以,過了7歲也不要緊。

事實上,很多英語教學者都指出,在英語演講、辯論、寫作樣樣杰出的學生中,很多都是從中學開始起步的,他們通常對英語有極大的興趣,通過持續(xù)不斷地正確學習,最終達到了頂尖水平。

那過了17歲呢?已經(jīng)40了,按照庫爾博士的圖表,已經(jīng)屬于“爆表人士”了呢?

來聽聽鐘道隆教授的故事吧。

鐘道隆教授1934年出生,十幾歲參軍,長期從事通信工程工作,既是工程師又是教授。

1979年,鐘教授以通信專家的身份出訪法國和德國。在大學,他學的是俄語,英語是在工作中自學的,日常聽、說根本不行。

所以,整個行程,他不但寸步不能離翻譯左右,自己外出的時候,口袋里還得裝個小紙條,上面寫著:“我住X旅館,我迷路了,請把我送回去”。

這讓鐘教授倍感羞辱,覺得自己一個高級工程師、總工程師,英語這么爛,會讓外國人瞧不起中國軍隊。于是,45歲的鐘教授決定:要學好英語。

鐘教授從小愛聽京戲,但經(jīng)常為聽不懂詞苦惱。上世紀60年代,他跟一個京劇戲迷成了鄰居,鄰居就教了他一個辦法:先專聽一出戲,一句一句聽,直到聽懂為止,認真聽懂了一出戲,再聽別的戲就也能觸類旁通了。(現(xiàn)在你肯定知道了,這就是庫爾博士說的“解碼”過程,先聽懂京劇的音素,就能學會京劇的語言。)

學聽京戲的經(jīng)驗給了鐘教授靈感,45的他從聽音標開始,拋開教材,堅持聽寫,不懂的地方反復聽,直到聽懂為止。從詞句到文章,鐘教授每天早起晚睡,工作之余每天學習五個小時,節(jié)假日學習十幾個小時,長年堅持不懈,用壞了十幾部錄音機,翻壞了兩部字典。

一年后再次出國,鐘道隆成了中國代表團的翻譯。他發(fā)明的“逆向英語學習法”和復讀機也風靡全國。


 ▲鐘道隆教授

你看,年紀什么時候都不是最大的問題,敏感期有條件、有環(huán)境學英語當然好,17歲以前也一直是窗口期,就算人到中年、不可能把英語講得跟母語一樣了,做到流暢溝通還是沒問題的。

來源:彩色斑馬


回應1 舉報
贊7
收藏31

推薦閱讀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