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家長與國際學校熱

2016-4-29 18:23 轉(zhuǎn)載 · 圖片6

“80后”家長受西方價值觀影響大,很多人對于自己從小接受的教育,都在反思不足。傳統(tǒng)學校的學生太多,學校除了以班級為核心堅持集體主義之外,很難開展個性化的教學方式;而國際學校班額少,學業(yè)上不追求標準答案,能夠做到尊重學生個體。但是國際教育是一個極小眾的道路,并不適合所有人。選擇國際教育,基本意味著失去了回歸傳統(tǒng)教育的機會,對于工薪家庭而言,風險更大。

李錳是北京一所國際學校的老師,因為工作緣故,他接觸了大量選擇國際教育的家庭。李錳發(fā)現(xiàn),以前多是富裕家庭選擇國際學校,但近幾年開始有不少工薪階層的“80后”家庭,由于對傳統(tǒng)教育的不滿或是惶恐,也選擇走這條小眾化的道路。

家長們希望學校能夠?qū)⒆佑袀€性化的關(guān)注和教導,但卻發(fā)現(xiàn)這種需求成了傳統(tǒng)教育中的奢侈品。年輕家長們對傳統(tǒng)教育改革的需求更加強烈,當他們發(fā)現(xiàn)個人很難撼動教育體制時,有些家庭選擇走了一條昂貴的道路。李錳老師從他的專業(yè)角度,向我們講述了這種變化,以及選擇國際教育到底意味著什么。

不愿教育磨損孩子個性

現(xiàn)在的家長非常推崇國際教育,他們認為傳統(tǒng)教育的競爭太激烈,實行的是叢林法則。如果要想獲得老師關(guān)注,孩子只能成績拔尖。比如傳統(tǒng)學校往往一個班就有四五十名學生,老師盡管非常負責,但畢竟精力有限,只能對成績最好和最差的學生關(guān)注較多,所以處在中間階層的孩子沒有任何成就感。

而國際學校一個班才十幾個孩子,老師能注意到孩子發(fā)展的不同方面,孩子的心理健康一般不會有問題。我們這所國際學校,曾接受了不少從公立小學轉(zhuǎn)過來的學生。有的孩子是在升學壓力下學得太累;有的孩子學習成績不錯,但性格太活躍,老師覺得不乖,對學生不太喜歡;還有一種轉(zhuǎn)學就是家長奉行寬松教育的理念,認為孩子的個性張揚不是壞事,不愿意傳統(tǒng)教育壓制了孩子的個性。

我問一個剛轉(zhuǎn)學到我們學校沒幾天的小學生:“覺得新學校好嗎?”孩子說:“喜歡,能被尊重的感覺太棒了!”而在傳統(tǒng)教育體系里,一般家長是“斗”不過學校的。在家長眼里,學校多么強勢啊。家長對學校有意見不敢隨便提,怕提了之后,老師對自己孩子不好。

我所在的國際學校原來只有中學,辦學方針是小而精,做了十多年一直還是五百多學生。我們學校兩年前剛剛開始招收小學一年級學生。這時我女兒剛好6歲,所以到了我所在的學校上學。這一年我們準備招30個小學一年級學生,還沒有發(fā)招生正式通告,僅是靠家長之間的口傳,就先后有200多家庭來報名。我們有一些名額要留給使館和商社就職的外國家庭的孩子,剩下的中國學生名額不多,爭奪就更激烈了。學校通過面試篩選學生,老師讓孩子們分組做游戲,看看孩子的行為規(guī)范怎樣。有些孩子說臟話、推搡別的小朋友搶玩具,就不能收了。

我自己是“70后”,而我女兒很多同學的家長是“80后”。我感覺這一代家長更看重個體的自由,不希望孩子再回到自己成長起來的環(huán)境中。他們覺得:我們父母好不容易把孩子的視野打開了,如果送進傳統(tǒng)學校,對孩子的教育收緊了,那不是否定了自己之前的教育理念嗎?

這批家長給孩子選了比較自由的、呵護個性的幼兒園。我女兒上了一所有特色的私立幼兒園,這所幼兒園強調(diào)尊重孩子的個性,讓孩子成為有感受力的人,成為個性化的人。我女兒同學的家長們,有些為了孩子能上這個幼兒園,不惜搬家,甚至有一些家長是從外地帶著孩子來上幼兒園的?,F(xiàn)在的家長,跟我們父母那輩人真是完全不一樣了,他們不希望把孩子刻意培養(yǎng)成適應(yīng)社會的人,而是看重孩子自身的獨特性,害怕社會磨平了孩子的特點。

我參加教育論壇時大家總是在討論,中式教育的不足是什么。我覺得簡而言之,傳統(tǒng)教育學校人太多,如果不以班級為核心堅持集體主義,很難開展個性化的教學方式;國際學校班額少,學業(yè)上不追求標準答案。因材施教不敢說,但尊重學生個體可以實現(xiàn)。

可是真要說到一個人是否成功,很難說是某種教育體制能保證的。莫言作為一個農(nóng)村的孩子,也談不上受過多么好的教育,他還得了諾貝爾獎呢??墒蔷唧w到自己的孩子,家長們又覺得不能放松。

這批家長既然選擇了尊重孩子個性的特殊幼兒園,那很多人就認為,不能把孩子送進傳統(tǒng)學校了,不然頭幾年對孩子個性的呵護都白費了。比如在我女兒讀過的幼兒園,孩子們會跟著老師去露營兩三天,這么點小的孩子都不讓家長跟著。這樣的孩子如果進傳統(tǒng)學校,多數(shù)會屬于調(diào)皮搗蛋的,老師也不會喜歡。我做留學顧問多年,現(xiàn)在又到學校工作,接觸過各種類型的學生,判斷一般比較準。我女兒其實是那種最適合讀公立學校的孩子,性格比較乖巧,聽大人的話,學習能力不錯。但讀幼兒園使她改變了不少,跟著孩子們爬樹、爬山,性格變野了,再讓她回公立學校那樣排排坐,有可能就坐不住了,所以索性我們就直接讀國際小學了。

國際學校生源發(fā)生變化

現(xiàn)在國際學校生源構(gòu)成的這幾年的變化也十分明顯,比如早些年興起的赴港生子、赴美生子的家庭,最早的幾批孩子已經(jīng)到了上學年紀。他們持香港身份或者美國護照,多數(shù)會選擇上國際學校。這也是很多家長感到奇怪的:不少只收外國籍的學校100%是中國臉兒,這主要是因為現(xiàn)在國際學校的生源構(gòu)成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

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國際小學的新家長,與前輩家庭有了很大不同。以往都是絕對富裕的家庭才會選擇讀國際學校,現(xiàn)在北京的國際學校一年學費平均得20萬左右,最貴的一年花費要36萬,讀這種學校家庭一年收入至少得有五十萬以上吧。可是今年接觸的國際學校新家長,有不少是真正的工薪階層,以前真是不太多。有些家長,尤其是爸爸們根本不愿意讓孩子去碰傳統(tǒng)教育,即使一年拿出一大部分家庭收入給孩子交學費,也心甘情愿,有的家庭50%以上的年收入都拿來給孩子交學費了。“80后”的家長們在成長過程中受西方價值觀影響比較大,對自己從小接受的那套教育,很多人都在反思不足,有些極端的直接認為傳統(tǒng)的教育體系在禍害人。不少年輕家長只要有點條件,就要給孩子接受國際教育。

現(xiàn)在北京市正在對教育體系進行改革,改革的本意是讓教育資源更加公平,所以把一些有名的公立學校和普通公立學校合并,限制學生跨區(qū)擇校,更加嚴格地實行就近入學。但是很多北京家長對這種措施感覺緊張,覺得即使讓孩子擠進了好的小學,有可能必須要讀附近不怎么樣的中學。即使擠進好小學,也不象以前一樣,周圍肯定都是好學生了。其實很多一線教育工作者人都認為傳統(tǒng)小學的差別不是很大,老師的差別遠沒有家長想象那么大,當然還是很多家長更看重自己的孩子和怎樣家庭的孩子坐在同一間教室。

中國家長的矛盾

其實中國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很矛盾的,現(xiàn)在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從小就給孩子發(fā)展各種特長。中央電視臺財經(jīng)頻道曾舉辦一個活動,想從我們學校選中國籍的初中學生參加。我觀摩他們的選拔活動時,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孩子真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跳舞唱歌都不算特長了,那些拉琴的基本都有一摞證書。有一個男生擅長英文辯論和演講,不管你出什么樣的話題,他能在三十秒內(nèi)總結(jié)出一段個人看法,滔滔不絕地用英文表達出來。

可是您要說家長們很重視孩子發(fā)展特長把,又有不少家長怕孩子把特長當真了。我們有個11年級的女生從小練唱歌,擅長表演,出了校門是最牛的青少年合唱團體的領(lǐng)唱。她想去美國學現(xiàn)代音樂,她的家長又不干了,覺得以后不好找工作。我想起最近看的一篇網(wǎng)上挺火的文章,說我們這一代人學工程和經(jīng)濟,是為了讓下一代人去學習歷史和藝術(shù)。但是對不少家長來說,自家孩子真要把歷史和藝術(shù)當飯吃,家長又覺得不值當了。

我去美國訪學的時候,碰到波特蘭的一個私立名校的校長,閑聊之后得知他有三個兒子,一個在當兵,另外兩個當農(nóng)民。他覺得孩子愿意怎樣謀生都很正常,他無法理解為什么中國家長這么狠心把14、15歲的孩子就送到他的學校來留學。校長的孩子務(wù)農(nóng)了,這要是在中國人的觀點里,就會認為你這個家長不合格,沒有把孩子給培養(yǎng)出來。這位校長跟我說,他接觸中國學生和家長多了后,從開始不接受,慢慢覺得中國人這樣看重孩子的教育還是挺不錯的,只是他和很多西方家長沒有這樣的價值觀和決心,將如此多的金錢和精力投入其中。他們覺得養(yǎng)育孩子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墒侵袊鄶?shù)家長,做不到不為孩子付出全部啊。

現(xiàn)在家長為了孩子學英語,真的是花了好多錢。一個暑假花幾萬給孩子補習英語,一點也不奇怪。有些小學高年級學生找一對一輔導,外國老師教,一小時就得花費1500元人民幣,一個下午家長的5000元就沒了。一些讀公立學校的孩子,家長讓他們補習英語時彌補心更強,砸錢更多。我碰到過一個公立小學六年級的學生,英語確實很好,一點不遜于國際學校的學生,跟家長一聊,北京叫得上名兒的英語培訓機構(gòu),就沒有這個家庭沒上過的。一些學生的英語好,在某種程度上是家長砸錢給砸出來的。

但是就英文應(yīng)用能力而言,在補習班學出來的,和在國際學校學出來的,還是很不一樣。這根本不是拿個什么等級證書就能衡量的東西,國際學校除了英文教學以外,最主要的是給予學生一種批判性的思維方式和探究式的學習方法。要是讀國際學校就為學個英語,那才是買櫝還珠呢。不是加幾個老外講講英語課就算國際學校了,國際學校首選必須有真正的國際課程項目,IB為什么現(xiàn)在受中國知識階層家庭的追捧?因為它是146個國家里幾千所學校的孩子都同步在學的國際課程,世界上最頂尖的大學和企業(yè)都喜歡IB學生。

慎重選擇國際學校

但是選擇國際學校別葉公好龍,國際教育的課程項目是一個極小眾的道路,并不適合所有人。有朋友跟我說:我得把孩子轉(zhuǎn)你們那去,以前我生意伙伴的孩子都讀名小學,現(xiàn)在都轉(zhuǎn)你們這種貴族學校了。我還得給他解釋,國際學校根本不是什么貴族學校,貴族學校的首要特質(zhì)是全封閉寄宿制。北京的國際學校幾乎都是走讀的,主要生源是被派到中國工作的外籍人士,他們基本都是中產(chǎn)階級家庭,“貴族”做外派雇員的應(yīng)該不多。國際學校里的中國學生家庭,也多為殷實的知識階層。孩子上學攀比是很忌諱的,教育不能攀比,每個孩子的特點不一樣,是比不來的。

家長衡量自己的孩子是否適合國際學校,既要考慮自家經(jīng)濟水平,也要了解到:讀國際學校的孩子可能沒有國內(nèi)學籍,等于喪失了回歸傳統(tǒng)教育的機會。而且,國際學校并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樣,一味實行寬松教育??赡軉??追求給孩子極致的自由您就在家學習,不管什么學校都是講規(guī)矩的地方,國際學校很多方面的規(guī)矩比傳統(tǒng)教育還要嚴格得多。

國際禮儀和自我約束力是從小學一年級就會開始抓的,師生平等的大氛圍會有利于社交素養(yǎng)和自律感的建立。沒有規(guī)矩和散漫無禮的小朋友,國際小學是肯定不會接受的,學習過程中確實無法融入的小朋友有可能中途被建議離開。國際學校和西方的大學一樣,采取寬進嚴出的政策,淘汰率是很高的。

那些被國際學校淘汰的學生,他們又很難回到傳統(tǒng)教育體制中去,出路也只有低齡留學一條。低齡留學對學生考驗就更大,現(xiàn)在是走的越來越多,同時被國外中學勸退回來的也越來越多,多數(shù)回流的小留學生會選擇沉默。有的孩子再回到國內(nèi)補習,準備補一兩年再出去,但有的孩子走這條路就是走得很艱難。就算考上美國不錯的大學,中國學生的淘汰率也不低,所以家長們其實也不要盲目推崇西式教育,西式教育到了中學和大學階段,對學生的要求也是非常嚴格的。

一些家長為了孩子今后更能適應(yīng)國外教育,很早就把孩子送出國。我覺得低領(lǐng)留學適合內(nèi)心強大、外在自控能力強的孩子,不然很多海外高中大陸孩子扎堆,比富、逃課、談戀愛、打游戲……有些是富二代,家里有錢,孩子也不愁出路,那另當別論。但是工薪階層的孩子進入這種圈子,那整個家庭承擔風險的能力就很小了。工薪階層家庭的孩子,他們的出路在于好好學習,考上一個不錯的大學。所以在越來越多家長推崇國際教育的今天,我覺得家長們應(yīng)該明白,西式教育并不等于完全的寬松,也不等于每個人都有很好的出路。

口述:李錳 ,采寫:吳琪,來源:三聯(lián)生活周刊


回應(yīng)1 舉報
贊4
收藏4
8年前
不能盲目跟風,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王道!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