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母語閱讀所承載的......

2016
2012
2020-3-25 07:23 原創(chuàng)

參加了在德威舉辦的中文母語教學工作坊,這是第二次了,聽了兩位公立學校名師的講座,啟迪頗多,使我對中文閱讀和寫作的認知又提升了一個高度。

相較于英文閱讀的重視閱讀策略來說,我們的中文母語閱讀所承載的,所要達成的目標更多,也更深。母語閱讀中也有閱讀思維的訓練,其實就是閱讀策略,比如判斷、概括、比較、聯(lián)想、推理、想象。

中文母語閱讀需要承載以下幾個方面:

1.  積累詞語,辯詞析句,體會中文語言的博大精深以及語言本身的美感。

2. 畫面賞析,文字與畫面如何相互映證,畫面美與文字美如何相得益彰。

3. 思維訓練,包括一些閱讀策略的訓練和培養(yǎng)。

4. 情感啟迪,與主人公共情,體會人物的情感和內(nèi)心世界。

5. 體會作品背后的作者的情感和內(nèi)心世界。

我喜歡張龍副校長在《文化與思維》講座中的概括方式,簡單易懂。他把小學詩歌教學概括為這幾個字:一幅畫,一支曲,一份情,一個人。借用這種方式,可以把以上五個方面概括為:

一句話,一幅畫,一份思,一份情,一個人。

腦子里有了這幾個字,在做親子繪本閱讀的時候就有了大方向。這幾個目標的歸結(jié)點是在人身上,我理解的是,要把繪本讀活,一是要讀出作品背后的那個作者來,二是要通過作品讀出自己來,三是讀出作者和自己之間的那座橋。最后一定要落實在這個大大的“人“上。只有當孩子發(fā)現(xiàn)所讀的東西與自己的生活是息息相關(guān)的,他才會有源源不斷的閱讀興趣。

另外,我們還可以從文本生成的角度去進行閱讀,這是何杰老師在《閱讀與寫作》中講到的核心點。閱讀除了要理清文章的內(nèi)在邏輯外,還要弄清楚文章是怎么寫出來的,想一想作者的寫作意圖,表達方式。我理解的是,和孩子親子閱讀完后,可以多走一小步,和孩子聊聊作者為什么要寫這個故事,為什么要這么寫,如果是你會怎么寫,你覺得作者哪里寫得好。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