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花友
發(fā)布于 2024-09-13

海淀二年級,校內一周兩節(jié)英語,人教版

二年級開學開始教字母了,ABCD。過于簡單,課外線下機構上power up加上每周三次線上口語對話,每天再刷五個百詞斬單詞。偶爾有空再讀讀各種分級繪本,暑假刷了一套人教二上的閱讀理解,都能做出來。沒想靠英語升學,所以沒規(guī)劃考pet的時間,就是按部就班學,四五年級再說?,F在主要雞奧數和體育。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8歲
想法
孩子今年三年級上學期,課程表上面每周三節(jié)課。我們這邊延遲開學,還沒有開始開學。但是聽高年級的家長說,他們應該還另外加了早讀或者延時課呃評講作業(yè)。
應該實際時間不止三節(jié)。
對于零基礎的小朋友來講,可能三節(jié)有點少。
但是對于有英語基礎,甚至跑到前面的孩子來說的話,可能每周兩節(jié)就夠了。
因為這種針對零基礎小朋友上課的話,肯定進度特別慢,重復的內容特別多。
1 4 3
坐標山東,6年級,每周3節(jié),好在平時在家讀raz搭配一天一節(jié)外教課,好在價格不貴,10幾塊錢一節(jié)課,要不然咱也是沒法天天上在外教圈里混,但是我一直覺得,大城市的英語啟蒙普遍早,好多小學甚至幼兒園就考過ket pet 的,所以人家英語課少那是人家有這個底氣吧????
2 1 6
10歲
想法
公立五年級,一周三節(jié)英語課,但每天都有英語作業(yè),期末考試語數英同等地位。
我們老師曾經做過調查,說在校外學過英語的舉手,幾乎全班三分之二都舉手了。
我們主要是靠課外,每天半小時聽書,百詞斬,A3000和一周三次的外教課外加作業(yè),這些才是我們吸取營養(yǎng)的土壤,現在校內慢慢變成了表演的舞臺了……
3 1 1
7歲
想法
二年級,每周4節(jié) 目前二年級,在一個一般的私立學校。
一年級每周三節(jié)英語課,2節(jié)中教+1節(jié)外教。
英語教改之后,現在的新一年級,和我們2年級,每周加了1節(jié)課。三節(jié)中教和1節(jié)外教。
一年級遇到的老師不怎么好,敷衍了一年;二年級換了老師,感覺很不錯。目前進度還是慢,但是至少在軌道上了。
家里每天保持25-30分鐘的英語學習,堅持就是勝利,進步很快!
9歲
13歲
想法
每周兩節(jié)英語課,我們這里英語從三年級開始,小學英語改版,教材變難了,大部分家長選擇外面補習,抓單詞,背課文。

還屬于小鎮(zhèn)做題家,重視英語成績的階段。

我發(fā)現很多孩子雖然有補習,但對于英語還是很模糊。不知道為什么學這門語言,只會做題,不會口語。有時想想,即使上了高中,對單詞語法熟悉,會做題,真要用英語和外國人交流,估計還是啞巴英語吧
孩子五年級上冊,現在一個星期,每個星期是三節(jié)英語課,一次英語早讀,當然這是在不換課的情況下哈。我們的孩子是星期三早上英語早讀,然后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下午的第一節(jié)課都是英語課,這是他們班的那個英語那個課程表上上面寫的那個。英語課其實發(fā)現越來越多了,以前就都是一個星期兩節(jié)課的,現在是三節(jié)課了,應該是英語的,越到后面越來越重要了吧?
11歲
想法
云南昆明市,六年級,公立小學。課表上每周英語課只有兩節(jié)……
課外給孩子加了大量的閱讀,主要是泛讀。每天做聽力,每周做精讀,然后再學學語法,背背單詞(先滾動課內,再超前)。原則就是緊扣課內,適量加課外。學校就是掃個盲而已吧……
12歲
14歲
想法
英語課2024/25 老大9年級,每周3節(jié)英語課。上的英德雙語班,今年生物課是用英語上,每周兩節(jié)課。另外,報了學校免費的劍橋英語班,每周也是兩節(jié)課。算下來,一周有7節(jié)課是用英語上的。家里,看的雜書都是英語的(剛在小花生上兌換了沙丘),油管看的視頻也都是英語的。
老二7年級,每周4節(jié)英語課,今年地理課用英語授課。算下來,每周6節(jié)課是英語授課。老二看的書還都是德語的,只有油管上看的打游戲,下象棋的視頻是英語的。
德語母語的娃,學英語很快。他倆的英語,在讀寫方面,已經遠遠超過中文水平了。中文,說還是比英...
13歲
想法
每周6節(jié) 8年級,每周6節(jié)英語課。學校英語在本地屬于要求和難度最高的幾所,本學期換了英語老師。老師是一位海歸男老師,授課風格和口音都很不錯,孩子很喜歡,比7年級的英語老師要好很多。所以,孩子對英語課也會感興趣一些,老師對于詞匯背誦抓的力度也會比7年級更大一些。
8歲
想法
三年級,一周三節(jié)英語課。新教材從abc教起,每天的作業(yè)不是寫字母表就是寫hen,cow.這幾天還加了一項,把翻譯寫在課文旁……………

三年換了三個英語老師。以前我還會跟老師溝通,今年直接放棄,連老師微信都不想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