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2014
2019 2014
發(fā)布于 2018-07-31
鵝媽媽童謠里很多場景都是有典故的,有些句子來自經(jīng)典繪本。喜馬拉雅聽上面有鵝媽媽的音頻,找那種節(jié)奏感強的給寶寶聽,而且wee sing里面有很多跟鵝媽媽童謠一樣的歌詞但是不同的唱法。我當時有把他們重復的部分找出來,自己跟寶寶一起聽不同版本,自己有空沒空的都跟寶寶一起說或者唱,寶寶四五天會一首,你家寶寶基礎(chǔ)好,會學會的更快。
回應(yīng) 舉報
贊1
收藏1

推薦閱讀

3歲
3歲
想法
兩歲半跟我家娃一樣大。我家娃大概是7個月的時候聽我念了一個月,后來是斷斷續(xù)續(xù)的聽的,兩歲半開始有自己主見了,不像以前好弄了,給啥看啥......

言歸正傳,

1.買兩本鵝媽媽童謠,就是這個版本就行了。

1.1然后開始念一個兩個試試,要是之前孩子有很好的閱讀習慣,那么這一步會很順利。最重要的是,你要先背下來,我真的是那一陣子天天念,那是會唱會背的,看完了書,在外面走路或者推車或者有場景的時候,家長能夠信手拈來很重要。

為了能堅持下來,最好最好做個計劃好執(zhí)行。每天讀3-4...
我覺得鵝媽媽童謠里面有一些歌對小小孩還是挺難的。建議如果是零基礎(chǔ)啟蒙的話,還是從更簡單的super simple songs 和 wee sing里面一些簡單的歌開始。鵝媽媽童謠可以挑一些小朋友感興趣的歌,同時對照著書,邊看邊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啟蒙兒歌不一定有特定的來源或者成體系,也不一定完全是兒歌,像moon river,do re mi,edelweiss 都是很好的啟蒙歌曲。

Sylvia Long's Mother Goose
不想寫什么,主要推薦一套書。這套書里有簡單文化背景,如何做手指謠,如何拓展所謂STEM教育的想法。而且比起鵝媽媽要簡單。鵝媽媽對有相關(guān)文化背景的母語者是簡單的。如果是外語剛啟蒙,相對來super simple songs的視頻音頻會更容易上手,child's play的童謠也容易直接上手。

玩轉(zhuǎn)英語童謠(上下)(精)
14歲
想法
喜馬拉雅聽里面有鵝媽媽,推薦

1.首先鵝媽媽每首都有典故,但低幼沒必要講解

2.每天背景音樂播放,一般一周重復,孩子就會哼唱了,可以換另一首

3.若家長想帶孩子認字,開始拿書在指讀念上1-2遍,慢慢孩子對音與字型就有一定的聯(lián)系了

4.童謠就是低幼培養(yǎng)韻律的,就如同中文背古詩,背聲律啟蒙一樣,中文你咋做的,英文就咋做好了
8歲
想法
我們一開始就是盲聽,當背景音樂。后來買了點讀版的鵝媽媽,小朋友就自己點唱,碰到喜歡的她會一直點。有天我發(fā)現(xiàn),她會唱其中幾首了。我沒能力給她精讀,擴展、講典故,這么佛系聽聽就夠了啊。
8歲
15歲
想法
我家兩歲,中文只能一次最多三個字,其他的字就亂七八糟了。鵝媽媽,sss,中文兒歌都有聽,給他一個收音機,他自己控制時間,我也不干預,聽了半年吧,現(xiàn)在能跟著唱最后一個字,哈哈??,爸爸極力反對我給聽英文,說影響他兒子學說中文。
15歲
想法
學習Jelly on a Plate的時候,我特意買了一盤Jelly(果凍)剝好放盤子里。Jelly晶瑩剔透的樣子忍不住讓人食指大動。為了吃到美食,這一小節(jié)短文自然就被輕松拿下。

這一小節(jié)看著很長,其實就兩句話而已:三句在重復Jelly on a plate,即果凍在盤子上;Wibble wobble,Wibble wobble是搖搖晃晃的意思。

用勺子輕輕一拍,果凍就會搖搖晃晃的;也可輕搖孩子的身體,使其體會Wibble wobble的感覺。

我們可以借助于夸張的動作...
9歲
想法
鵝媽媽你可以搜碰碰狐的歌,收錄鵝媽媽很多歌曲,很好聽。而且鵝媽媽用途側(cè)重不是理解,而是孩子發(fā)音。700詞匯量左右建議不要太早學鵝媽媽,讓孩子理解更多詞匯量在這個階段更有性價比。同樣,蘇斯博士也是這個發(fā)音功能。
8歲
想法
我已經(jīng)開始寫了好幾篇文講鵝媽媽童謠它的口語應(yīng)用以及背景文化了 脫離文化去理解一首兒歌是很無趣的 家長理解了后面的知識再去應(yīng)用就把兒歌的功用發(fā)揮出來了
8歲
12歲
想法
鵝媽媽,在我家還真的就只是用來“聽”的,偶有看下歌曲動畫。

之前看過有花友介紹,他把歌曲的背景、文化都整理了,只是,個人覺得這樣的拓展比較適合大童,就沒跟進了。

我覺得,就讓娃聽了耳熟能唱唱跳跳,將來因著熟悉歌曲而在自主閱讀初期借著跟讀、跟唱,把這些童謠的word收進囊中,那這本書就值了。我的期望值是不是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