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老把“小心”“慢點兒”掛在嘴邊了,過度關心孩子,反而有害!

2020-5-15 20:26 原創(chuàng) · 圖片8

最近,隨著疫情狀況有所緩解,小區(qū)里出來玩的孩子也逐漸多了起來。 

有一天,我正在凈水機前等著打水,突然被身后一聲大叫嚇了一跳:“慢著!看著點兒!”

扭頭一看,原來是一個走路還不算太穩(wěn)的小女孩正要向下邁臺階,前邊的奶奶擔心孩子摔倒,焦急地大聲提醒。 

顯然,小女孩也被奶奶的這聲大喝給嚇到了。

她停住腳,驚恐地看看奶奶,試探性地伸出腳,很快就縮回去不敢走了,伸出雙臂等著奶奶來抱。 

我看看那個臺階,其實非常矮,不到十厘米,小女孩正常走的話應該能邁下去。

“讓你看著點兒,怎么還不走了呢?”奶奶一邊小聲責備,一邊不解地抱起了孩子。 

這位奶奶可能還沒有意識到,正是她的這聲“看著點兒”,干擾了孩子正常走路的節(jié)奏,焦急的提醒又加重了孩子對眼前“危險”的恐懼,所以孩子才放棄自己邁臺階,不敢再“冒險”。 

穿過小區(qū)的兒童游樂區(qū),發(fā)現很多大人也在這樣無微不至地“關心”著自家的孩子:
 

小男孩開心地在空地奔跑,大人追在后面喊:“慢著點,會摔著!”

孩子撿到一根樹枝想要當槍用,大人一把奪走:“小心點兒,別扎到人”

兩個孩子玩蹺蹺板,大人一邊守護一邊不停地提醒:“注意腳下,注意抓緊扶手。” 

大人們都希望隨時給予孩子周全地保護,本無可厚非。

可是“慢著”、“小心點兒”這種口頭禪式地提醒并不能帶給孩子實質性的幫助,過度的干預和強調還會制造出不安全氛圍,反而不利于孩子成長。

哥廷根大學精神病科神經生物學教授格拉德·許特指出,各種形式的不安全、害怕和壓力都會在孩子腦中形成極易擴散的不安和刺激因子,這種刺激及其所導致的混亂會對大腦產生深刻的影響,導致孩子無法調用已經獲得的知識,也無法學習新的能力。 

總在這種環(huán)境下長大的孩子,除了學習能力受阻,容易變得畏手畏腳、膽小慎微,也很容易事事依賴別人,缺乏自我負責的態(tài)度,慢慢長成精神上的“巨嬰”

02

被過度提醒“小心”的孩子

心里是怎樣的體驗呢?
 

教育學者尹建莉老師分享過一件事。

一個4歲的小男孩跟隨父母參加奶奶的生日宴會,席間因為太餓,吃菜吃得有些著急,一不小心嗆到了,劇烈咳嗽起來。

這時,爺爺、奶奶、姑姑等大人全都停下了筷子,紛紛安慰孩子:“吃飯慢點啊,以后小心點呀。 

孩子聽了,竟突然大發(fā)脾氣哭起來,不吃飯了,弄得大家莫名其妙。 

事后,經過媽媽耐心詢問,孩子才說,他不想讓大家全都看著他。 

尹建莉老師說,孩子天然地想行為得體,希望得到肯定,意識到自己做得不夠好時,內心會非常愧疚,如果這時家長提醒“小心”,他會立即意識到自己的“不得體”被別人注意到了,內心很不自在,注意到的人越多,他越羞愧。 

原來,大人以為的好意關心,帶給孩子的竟是巨大的壓力和不安。

北大心理學博士李松蔚說,關注即強化。

大人越是特別關心、不斷提醒,越是在強化孩子對所做事情的負面體驗,放下焦慮,轉移注意力,孩子才能全身心投入,事情才會越做越好。 

我不由得想到木子4歲剛學習用筷子時,全家都很關注這件事,只要他拿起筷子,就會特意鼓勵一番,夾不著菜時爺爺奶奶還會立刻“體貼”地說:“慢點兒,不著急”。

可木子每次都會更加急躁,經常發(fā)脾氣,也越來越抗拒用筷子,5歲半還非要用勺子吃飯,實在讓人著急。
 

疫情爆發(fā)宅家后,我和老公獨自帶木子,既要云辦公又得陪娃做家務,精力有限,沒有在意過他用什么餐具吃飯,主動用了筷子也不會多說什么,遇到反復夾不上菜時,就隨手幫他夾到碗里。

結果不到一個星期,木子就能熟練地使用筷子了,而且吃得還比以前多。 

蒙臺梭利女士在《童年的秘密》書中指出,兒童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即使沒有成人的幫助,也是能夠做好事情的。 

澳大利亞著名兒童發(fā)展問題專家邁克·內格爾研究發(fā)現,除非是生活在極度與外界隔絕、極度貧困家庭中的孩子,日常與家人的互動和對周圍環(huán)境的感知已經足以促成兒童健康、全面的身心發(fā)展。 

正常生活,自然養(yǎng)育反而會讓孩子成長得更順暢。

03

放下“過度關心”,孩子能夠收獲更多

1、孩子成長得更皮實,沒有“玻璃心

最近遛娃,經常遇到一個兩歲半的“皮實”寶寶辰辰。

辰辰雖然人小,但很喜歡跟在五六歲的大孩子后面跑,跟不上摔倒了,從來不哭,自己爬起來接著追;

跟大孩子玩槍戰(zhàn),大哥哥們有時只把他當“敵人”,他也不會“玻璃心”發(fā)脾氣,樂呵呵地去迎戰(zhàn);

玩起游樂設施、健身器材全都敢嘗試不膽怯,很少需要大人幫忙,身體協調能力也明顯比同齡的孩子強。

時間久了才發(fā)現,原來“皮實”寶寶身后一直都跟著一位“淡定”爺爺。 
 

辰辰與別人或只有他自己玩時,這位爺爺就一直在旁邊跟隨,默默關注,很少說話,

遇到難度大一點的設施,會護得格外小心些,但從不大驚小怪地設限, 

“淡定”爺爺說:“要讓孩子們自己去玩兒,摔了碰了,跟小朋友有沖突了,只要孩子不在意,大人就要學會‘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多用心,少動嘴,孩子感受到了安全和被信任,就會成長得更皮實,更有力量。

2、增強孩子解決問題和獨處能力

木子3歲多時,迷上了拼積木,剛開始拼不好,經常拼著拼著就卡住,我看著著急,就一直守在旁邊提醒:“這里少放了一塊兒,那塊兒順序沒放對。”

結果木子越來越不愿獨自拼積木,總怕出錯,即便后來已經很熟練了也總要我在旁邊陪。

意識到這是我”過度關心“造成的后,我開始控制自己想要提醒的嘴,只在旁邊陪伴,木子拼錯推給我時,也鼓勵他自己找原因。 

慢慢地,木子開始享受獨立完成積木的樂趣了。

一天晚飯后,他拿出新買的積木對我說:“媽媽,我要拼坦克了,你在旁邊看書吧,我們都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span>

那天晚上,兩個小時里我和木子誰都沒怎么說話,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真的很美好。
 

讓孩子擁有試錯、出錯的機會,擁有不被打擾的空間,孩子才能學會獨自處理問題,更享受獨處。

前段時間重溫宮崎駿的《千與千尋》,對湯婆婆養(yǎng)育的巨嬰寶寶感觸頗深。

湯婆婆的坊寶寶從小被告訴“外面的世界很危險“,“有病菌”。每天躺在床上吃了睡,睡了吃,有任何需求都只會用哭喊來表達,從來就沒有站起來過。

可在無意中被錢婆婆變成小老鼠后,他走出家門,跟隨千尋踏上了“道歉之路”。
 

沒想到,在外面的世界”闖蕩“回來之后,巨嬰寶寶不但能自己站起來,還能幫助錢婆婆織毛衣,也更加明白事理了。 

湯婆婆看到“站”起來的寶寶時驚訝無比,又欣喜萬分:“寶寶,你已經會站著走了!” 

每位家長都樂意看到孩子獨立擔當,堅毅勇敢,如果沒有太大的危險,就“狠心”放手吧,讓孩子站直脊背,走出自己的天地!

04

如果確實擔心孩子受到傷害,

也很想關注孩子的一切,不妨這樣做

1.給孩子布置一個沒人打擾的安全角

國內知名原創(chuàng)繪本大師,《京劇貓》、《兔兒爺》的創(chuàng)作者熊亮,在回憶自己的童年時光時提到,父母看到他喜歡畫畫,就收拾了家里的閣樓,作為他的專屬“畫室”,此后,只要看見畫室的門關著,父母從不去打擾。

和孩子一起布置一個專屬安全角落,拿走不安全物品,可以是一個房間,一個帳篷,甚至一間衣柜。

和孩子約定,只要他不想被打擾就可以走進安全角,想怎么玩怎么玩,想怎么鬧騰怎么鬧騰,除非被允許,大人輕易不要進入和干預。
 

這樣的空間,既給了孩子一定的自主權也保證了獨立和安全,還能讓大人暫時放松緊繃的神經。

2.和孩子一起做事,在做事中教會孩子自我保護 

《成長的密碼》書中說,對孩子來說,通過和別人共事來發(fā)現自己是一件愉快的事。

 大人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做看起來有些“危險”的活動,在一起做的過程中親身示范,告訴孩子如何避免受傷。

上周去公園,看到一對父子在單杠上做引體向上,引起好幾個人駐足觀看。

那位爸爸先把孩子舉過頭頂,讓他雙手抓緊單杠試試力氣,確定臂力過關后又告訴孩子如何利用手臂的力量撐起全身,然后慢慢松開手讓他自己嘗試。

孩子做了兩個,有點兒樣子后,爸爸又把孩子抱下,自己上陣一邊講解一邊做示范。

沒過多久,孩子就完全掌握了要領。
 

父子倆并排握著單杠,動作一致,一邊數數一邊互相鼓勁兒,孩子的整個笑臉都在放著光。

圍觀的一個小女孩兒羨慕地說:“媽媽,我也想上去?!?/span>

她的媽媽遲疑了一下,看看那對父子,點了點頭:“好,媽媽陪你。”

有人說,父母給予孩子的愛應該像太陽,保持距離,給孩子空間,然而又不缺席,那是一種無條件的愛。 

愿我們每一位養(yǎng)育者都能像太陽那樣愛孩子,關心孩子,讓孩子在自由的空間里,不斷收獲成長的力量,擁有獨立的快樂。


回應 舉報
贊1
收藏2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