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堅持練習彈鋼琴

2009
2018-8-21 15:32 原創(chuàng) · 圖片1

科學是顛覆,藝術是撫慰。改變世界的會是一群科學家,但是如果這些科學家毫無人文滋養(yǎng)、無藝術審美,他們會把世界改變得很可怕。

對以下文章觀點深以為是。

這陣子我有不少學生比賽得獎,我時不時朋友圈發(fā)些學生獲獎感言,講些他們的趣事。很自然地,有些家長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就會和自家孩子比較,這個太可理解了,人之常情。

作為一個老師,一個教頭,一定是清楚學生可能參加的每種每個比賽的大致規(guī)格、標準、曲目種類和時間要求,很清楚哪些學生大致與這個比賽水平相當。經常有老師來問我:我的學生要去參加某某比賽,請趙老師給我推薦個曲目。我說這比賽要幾首曲子,什么類別,時長,結果一問三不知。

我從來不支持一些家長對于要參加的活動或者比賽完全不了解的情況下說:沒關系,我們就去鍛煉一下,得不得獎沒關系。我讓去比賽的學生里面,也有類似的,我就是讓去鍛煉的,打醬油的,因為我知道這學生現(xiàn)階段沒有競爭力,但差得不遠。而如果對比賽規(guī)格和自己學生(或孩子)不了解,隨便讓孩子去比賽,或者明明不是這個層次的學生,你非要讓他打那個無意義的醬油,去當個大大的炮灰,那么結果很可能是孩子自信心大受打擊。這樣得到的鍛煉效果不如去精心準備個公開表演,這就是我們學校為什么每年精心準備學生的音樂會。

比賽是各種各樣的,有頂級規(guī)格的一系列國際大賽,這里我不列舉了。國內也特別多各種名堂的比賽,幾個人合謀一下一個比賽就出來了,旅行團一樣這里比一比,那里比一比,沒有專業(yè)評委,沒有嚴格規(guī)范的比賽章程,但是家長想要的獎杯證書制作一大堆。這種形式輻射到全世界都是。所以作為老師,要對各種名堂的比賽大致了解,進而有選擇地讓學生參加。作為家長,不能拿了幾個獎項以后就盲目以為“我要走專業(yè)路”,其實可能連一個“專業(yè)人士”都還沒有見到。包括我自己的學生,我也總說,音樂家的職業(yè)道路是很難的,即使孩子現(xiàn)在有點小小的成績,我們也要客觀地繼續(xù)努力繼續(xù)了解,不要被一個小小的獎杯給搞盲目了。你要綜合看這個孩子在各方面的能力和興趣所在。

我就像個直升機盤旋在學校上面,基本上每個學生的能力和性格我都知道。我們不會浪費任何一個有能力又有學習熱情的學生,一旦自己學習給力,我馬上就看到了。學校音樂會、masterclass、還有老師跟我的頻繁匯報,那些脫穎而出的學生我會馬上注意到,我自己給他們加課、甚至我親自教,把學生的能力充分發(fā)揮出來,那是這些學生自己努力爭取的結果。

我還能看到有些孩子學琴沒有出類拔萃,可是自己按照自己的步調,很好態(tài)度地進步,這樣我也很贊賞,這類家長有專業(yè)方面的問題也時常和我交流,我通常有問必答。我還能看到有一些家庭只想要result,而完全沒有把功夫下到平時,讓老師很束手無策。同時,通過這些我也能看到每個老師的能力,大部分的老師都跟我配合得很好,每個學生的進度、曲目安排、問題怎么解決都是在跟我討論后去執(zhí)行。也有老師的能力做不到我每個階段對學生的基本要求,我發(fā)現(xiàn)之后比家長的concern更嚴重,因為家長知道不對,但沒有比我更清楚地知道哪里不對,這種情況我會換掉這個老師,因為我要對學生負責。

我大致回答一下一些家長的問題:Crystal收什么程度或幾歲的學生?其實跟程度的關系不大,我覺得我處理個三級曲子和處理個八級曲子用到的技術原則和理論分析知識是一樣的,只不過曲目規(guī)模大小不同。我享受那種能讓我做點上層建筑的上課,比如tone production, technique build-up, interpretation等等,而不是一直在幫你改錯音,數拍子(節(jié)奏可以很復雜,此處說那種最基礎的節(jié)奏),就是周銘孫口中的“洗菜”。中國著名鋼琴教育家周銘孫的一段話被鋼琴老師們瘋轉,大致意思就是,“你來上課時跟我學做菜的,可是你菜都沒洗,上面都是泥,我跟你洗了一節(jié)課的菜,就下課了。”

對于有些專業(yè)造詣、有點專業(yè)追求的老師,都不喜歡上課“洗菜”。

要做上層建筑,就需要學生的能力和極大的耐力。有時候上課一個細節(jié)彈了二十分鐘,就是為了把正確的習慣一次性幫他練到潛意識里面去,正確的一旦樹立了,錯誤的自然就跑了。我在較真的過程中是很累的,但是我會堅持,同樣那個學生也要能堅持。沒有這種韌性的學生顯而易見是不合適的。大家看到有學生歌劇院表演的、比賽得獎的,你們不知道的是他們上課時承受的壓力,我告訴他們學習的過程有時候就是這么painful, 他們都了解。但很多的孩子,你稍微喂多一點就會噎著的,你要敢挑戰(zhàn)他,他馬上撂挑子不干了。所以,老師和學生之間一定存在著是否合適的問題。比如我現(xiàn)階段,是愛挑戰(zhàn)學生的老師,我總想把學生的潛能發(fā)揮到最大,但是教一些學生的時候感覺像是我開著跑車想飆車了,可是路太崎嶇,實在開不動,上課各種忍,還是憋出內傷,學生這邊也不痛快,覺得老師把他“碾壓”得受不了。其實這實在不是這孩子的問題,而是他需要的是一種按部就班、和風細雨式的學習方式。我早就認識到我不會是所有學生的好老師。所以,不合適的學生我也會很理智地放掉,讓他們去舒適地繼續(xù)學習。

即使有些孩子能接受挑戰(zhàn)、比賽得獎,有些孩子不能又怎么樣?都不影響好好學琴啊。有一些學生在音樂方面不是出類拔萃的,就好像前面說的,你要稍微喂多點就要噎住的那種,但是不妨礙人家其他方面很喜歡挑戰(zhàn)、很出類拔萃。舉個例子,我有個學生很小就顯現(xiàn)出數學、物理、天文方面的天賦,但是彈琴對他來說實在不是很容易,進度不快,但人家從頭到現(xiàn)在一直保持很好的學琴心態(tài),練習從不間斷。整個家庭對于他學琴能力有很清楚的認識后,依然對學琴這件事很重視,我?guī)缀鯖]有回答過孩子不練琴我們怎么辦之類的問題,因為人家沒有。他爸爸說的一句話我深有同感:“也許他長大以后是個科學家??茖W是顛覆,藝術是撫慰。改變世界的會是一群科學家,但是如果這些科學家毫無人文滋養(yǎng)、無藝術審美,他們會把世界改變得很可怕。


回應 舉報
收藏2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