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的隱退

2017-4-13 08:36 原創(chuàng)

1570年,蒙田賣掉法院顧問的職位,回到繼承下來的鄉(xiāng)下領(lǐng)地,過隱退的日子。那年他37歲。

對蒙田隱退原因最明顯的解釋是出于政治原因。此外,也有一種心理學(xué)的解釋,說是因中年危機(jī)。

蒙田的危機(jī)何在? 

死亡。他感到生命有限,來日無多。 

蒙田最喜歡的詩人賀拉斯吟道: 

我們每個人都被推向同一個地方。 

我們的命運(yùn)在骨灰甕中躁動,

遲早都會從里面出來, 

將我們送上輕舟, 

駛鄉(xiāng)向永恒的死亡。

死亡無處不在,不可避免。死亡令人恐懼。

可能蒙田感到了氣力衰乏。 當(dāng)青春從我們身上消逝時,我們竟然毫不感到震動。青春消逝,其實(shí)也是一種死亡。

如何面對死亡呢? 

"應(yīng)讓心靈挺直腰桿,頂住死的壓力。若能坦然對待死亡,心靈就會控制淫欲和貪婪,制服貧困、恥辱以及其他任何不公正的命運(yùn)。這是至高無上的自由。" 

"及早防備,隨時準(zhǔn)備上路,注意只管自己的事。" 

死亡乃是個人的事.所以"我們要保留一個完全屬于我們自己的自由空間,猶如店鋪的后間,建立起我們真正的自由,和最最重要的隱逸和清凈。在那里,我們應(yīng)該進(jìn)行自己同自己交談,毫不涉及與外界的溝通與交流。要像沒有妻子、兒女、沒有財產(chǎn)一樣,在那里有說有笑,以便在一旦失去他們的時候,不會有異樣的感受。"

這就是死得其所。蒙田說:"但愿死亡降臨時,我正在菜園里勞作,對死滿不在乎,對我未竟的園子更不在乎。" 

蒙田的退隱表明: 

對死亡的熟思也就是對自由的熟思。誰學(xué)會了死亡,誰就不再有被奴役的心靈,就能無視一切束縛和強(qiáng)制。誰懂得了失去生命不是件壞事,誰就能泰然對待生活中的任何事。


回應(yīng)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qhtsg
qht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