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理科教育落后嗎?

2023-9-22 13:59 轉載 · 圖片2

來源:海濤工作室高中教輔

上海的理科教育,應該說是落后了

2000年我開始在上海當高中教師,上海市是一期課改,那個時候分為上科版和上教版。上教版要比上科版要難一點。

后來05年前后,進入了2期課改,二期課改教材變的花哨了一點。內容上增加了點新的東西,邏輯電路,恒星演化。貌似是向前走了一步,先進了一點,但是后來由于高考不考,這個近十年又下架不學了。

再后來上海又進入了3+3,6選3的這樣一個考試模式,又七八年了,物理進一步被壓縮了,很多內容不學不考了,考試變簡單了點,但是內容沒有什么前進。

由于這個考試模式造成棄物理現象比較嚴重,現在又要求理化雙選,又把物理加到了全國教材的程度。

所謂的全國教材的內容,其實跟我當年90年代考大學時學的內容是差不多的,目前沒有什么新的內容。

所以,你看上海的理科教育落后嗎?應該說是落后的。

一來我們不知道國際上發(fā)達國家,高中物理在教些什么學些什么?

我們這邊并沒有把大學物理,前沿物理下放到高中來。

我們也不知道怎么樣才能做得先進一點?

今天我上了兩場物理課,一個閔行區(qū)的學生,一個浦東新區(qū)的學生。

我知道是教的200年前的知識,但就200年前的知識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學生學不會,他們覺得難啊……

電場強度,電場的力的性質,能的性質,學生對概念的建立,理解不動啊,新學生們,哪怕是市重點的比較不錯的學生,有人看題目,物理語言的重復都有困難。

圖片

下午給一個高三的學生上講了一份模卷。

有一道題目要用到楞次定律,感應電流的磁場總是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

學生對定律的理解和使用還是有難度的,確實存在物理語言重復起來都困難的這種情況。而且這樣的同學不是少數,那你說我們先進不起來,我們有什么辦法?

圖片

我們很多人真的是連200年前的知識都沒有學會,學的困難,也不知道怎么才能走進現代?

有時候物理語言也長一點,使用步驟一多一點,學生就不行了,你說我們怎么改革,我們怎么接軌先進科學呢?

并不是說,學生一看就懂,一學就明白,我們反反復復教的是簡單的幾百年前的科學,不是這種情況啊。

有時候學生連背個定律重復個定律都困難,更不要說怎么使用了?定律很重要,但就是幾百年前的啊。

不管是幾百年前還是現在,人是生活在宏觀世界里的,宏觀世界的物理學規(guī)律,從過去到現在是一樣的啊。宏觀世界的規(guī)律學會了才能進入微觀世界。

你至少得把幾百年前的東西快速的學會,你才能進入現代吧?否則你有些方法理論都不具備,怎么能走進先進的科技和時代呢?高中物理的電磁學是最最基本的電磁學啊,他們很多人是學的有困難啊。

所以在基礎教育當中,也只能把學科規(guī)律,學科方法教完后,篩選一部分人進了大學之后,再去學先進科學技術,只能這樣吧?

要是把大學物理,量子物理下放下來,也許可以嘗試一下,把先進的東西提前進入高中,看看行不行,不知道敢不敢這樣嘗試?

我還是把那篇原文轉過來,供有興趣的朋友看一看,專家講的挺有道理的,但是一旦改革,一落實下來就落實壞了,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

理科課程落后世界70年,大量內容是200年以前的知識

民進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在一次學術會議中,發(fā)言連甩三顆“重磅炸彈”,直擊當下教育的種種瓶頸。

第一,我們中學的物理、化學、生物等科學課程始終重解答題目卻輕解決問題。我們的理科課程落后世界70年,大量內容是200年以前的知識,這些情況為什么不能改變?

第二,為什么青少年的課外科普活動往往只停留在興趣層面,缺少科學知識、方法、技能和科學精神的培育?怎樣讓孩子從有興趣超越到有志趣,這個路徑還不清晰。現在中小學校園里的科技設備越來越“高大上”了,但科創(chuàng)活動卻仍缺乏高思維、深體驗。

第三,社會上出現了大量魔幻影視、魔幻游戲和魔幻書籍,對青少年科學素養(yǎng)提升了產生了反作用力對此,廣大教師和家長引起重視了嗎?倪閩景表示,思維多樣化是創(chuàng)新的本質,而科創(chuàng)能力是一項“童子功”,需要從小打下扎實的功底,因為這個“童子功”過了高中階段再練,就很可能來不及了。 

上海紐約大學原校長俞立中教授的多個“詰問”也讓與會者頗多共鳴。他說,如果我們的教育改革僅僅是把很大的力氣花在教材的編排上,花在大綱和課程體系的調整上,這就夠了嗎?最近20年來中國高等教育發(fā)展迅猛,已經從一種“精英化”教育發(fā)展到普及化教育,但是,什么樣的教育才能夠更好的滿足人的發(fā)展需求且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呢?

不妨去問一下,現在還有多少孩子每天能看看電視?有多少孩子每天能有自由玩耍的時間?為什么社會上會有那么多喜歡“雞娃”的媽?為什么現在的孩子普遍覺得壓力很大?如果我們的教育還是圍繞著考試、升學這個唯一目標,那必然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再“減負”也沒有用。千萬不能忘了教育是為了人的發(fā)展這個根本。


回應 舉報
贊2
收藏6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