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啃九本書后我選出七件文物,帶給孩子不一樣的三星堆展覽

2014
2022-3-29 17:10 原創(chuàng) · 圖片46

本文來自:沒事兒可以去逛逛的  爸爸堂   一個可以當育兒書讀的公眾號!

題記:娃醒驚爹娘,三星堆醒了驚天下。

本文記錄陪娃看博物館展覽的一瞬。

前段時間,終于去逛了三星堆文物在浙江省博物館的巡展。為了這一場,波兒爸做足了功課:去了三趟圖書館,讀了九本書,做了二十多頁筆記。

圖片

對這次參觀,波波期待滿滿,也做了充分的準備,提前看了三本書。

圖片
一起讀書的周末午后

這一切的努力在三小時的參觀之后,畫上了完滿的句點。

對于看慣了奧特曼和朵拉的小朋友們,帶他們看關在玻璃展柜中的瓶瓶罐罐,能耐下性子陪老父母走馬觀花一遍就已經(jīng)是很給力了。要想孩子們還能學到些歷史知識,是一種奢求。

圖片
奧特曼 vs. 三星堆,誰更香??

為了讓孩子領略文物之美,歷史之妙,波兒爸今天的文章為大家介紹本次展出諸多文物中的七件寶貝:

1. 世界青銅之冠: 青銅大立人

2. 長著“長脖子”的盤子: 高柄豆

3. 埋在成都平原的貝殼: 綠松石海貝

4. 黃金面罩下的微笑: 戴金面罩青銅人像

5. 好視力的杰出代表: 青銅縱目面具

6. 三星堆里鳥扎堆兒: 太陽神鳥金飾

7. 玉器里面門道兒多: 祭山圖玉邊璋

為了便于家長朋友們給孩子們講解,每一件文物的介紹后面都提供了 給孩子的引導問題 (共33個問題) 及參考答案。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蠻多背后都有有趣的故事,您不妨也看看,能吸引孩子們的眼球哦!

以下文物介紹按照參觀展覽的順序。

第一位出場的是青銅大立人

圖片
千萬不要因為是復制品就匆匆走過哦!

一進展廳,首先看到的是三星堆遺址博物館最為精彩的文物之一——青銅大立人。盡管此次展出的是一比一的復制品,但其神秘色彩依然不減。

文物數(shù)據(jù):重180公斤,高262厘米。其中底座80厘米,頭冠 (帽子)10厘米,大立人凈身高172厘米。

文物檔案:商代文物,被譽為世界青銅之冠,1986年出土。 出土時從腰部被砸成兩段,腰背上的銅塊被砸得四分五裂,頭冠也被砸壞了,可謂是傷痕累累,考古學家花了不少功夫才恢復了它的本來面目。

圖片
三星堆考古現(xiàn)場

----------給孩子的引導問題----------

1、猜猜這個青銅大立人像有多高?

總高262,底座80,頭冠10厘米??赏卣篂橐坏罃?shù)學應用題,請問這個人像有多高?答:262-80-10=172 (厘米)

2、猜猜人像底座上雕刻的是什么?

答案是四頭大象,不妨參看下圖給孩子們講講【想象】這個詞的來歷。

圖片
想象原來真的是想大象??!

3、仔細觀察大立人穿戴有什么特點?

通過這個問題讓孩子仔細觀察文物的細節(jié),觀察完畢后可以參考立人像旁邊屏幕的影像展示。青銅大立人頭戴雙層高冠,身穿三層華麗的衣服,外衣裝飾四條飛龍、蟬紋、云紋,可以參考下圖。

圖片

4、這個青銅人是誰?手上拿著什么?

從大立人的穿戴不難判斷出他的身份高貴,應該是古蜀國神權或者王權的頂級人物,有人說他是黃帝,但波兒爸更加傾向于他是大祭司/巫師 (神職人員),具體原因下文分析。他的雙手呈環(huán)狀,仿佛握著什么東西,是什么呢?象牙、黃金權杖、玉琮、太陽型輪狀物、巴蛇......答案眾說紛紜,但得到最多認可的就是象牙。

圖片

5、青銅大立人在干什么?

既然是大祭司,那么他大概率是在工作——祭祀啦!《左傳》中說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茨谴罅⑷说谋砬槊C穆、寧靜,仿佛陷入與神靈交流的通靈狀態(tài),正在祈禱著風調(diào)雨順,人民幸福呢!

看完大立人之后,進入位于地下一層的第一展廳,有點神秘感哦!

和很多歷史博物館一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古蜀歷史的時間線。如果您希望孩子通過這次參觀,構建出相對完整的古蜀文明歷史觀,這里就夠您駐足半小時。這里能夠得到的結論可能會從“起源中原,向外擴張”,變?yōu)椤胺毙屈c點”。

圖片
疫情當前,看展請不要忘記做好個人防護

位于成都平原的古蜀文明相對位于中原的華夏文明來說,對大多數(shù)人都比較陌生,因此才會有三星堆是外星文明遺址之說。如果小朋友對中國先秦歷史比較了解,那么他們對三皇五帝、夏商周會很熟悉,但卻不知道,在華夏文明冉冉升起的同一時間線上,還有另外一個文明——古蜀文明也在萌芽。

當然,歷史年代、帝王世系、地形地貌對于初次接觸歷史的孩子會很無趣。家長千萬不要著急,飯要一口一口吃,興趣也是要花時間培養(yǎng)的。

走過“歷史知識墻”,第一展柜里是三星堆出土的部分代表性陶器,我們迎來:

第二位出場的是高柄豆

陶器盡管沒有青銅器般器型宏大精美,也沒有金器那么精致耀眼,但卻能夠充分反映出一個時代的特點,是一種重要的考古斷代材料。

圖片
陶器對于考古的重要意義

文物數(shù)據(jù): 高46厘米

文物檔案:古蜀人用的陶器與中原陶器相比,體現(xiàn)出明顯的古蜀地方特色。中原地區(qū)陶器的基本組合是鼎、鬲 (音立)、甗 (音演),而古蜀陶器的基本組合是高柄豆、小平底罐 (尖底器)和鳥頭勺把等。

圖片

----------給孩子的引導問題----------

1、猜一猜這個陶器是做什么用的?

高柄豆是用來盛食物的容器。

2、它為什么這么高呢?

父母配合,讓小朋友測試一下,如果把這個高柄豆放在餐桌上,能不能夠得到?原來古蜀人是席地而坐,吃飯也如此,所以才會有40-50厘米高的高柄豆,保證坐姿的情況下,可以毫不費力的拿到食物,的確是一個符合人體工程力學的設計。 (洗碗貌似就比較費勁了??)

3、它為要叫“豆”而不是盤子或是碗呢?

我們先來看看豆字原來的樣子:

圖片

這是不是很容易理解啦?“豆”字是象形字,它的形就是古人的餐具之一:豆。

4、擴展知識:古蜀陶器三件套

小平底罐是您所看到的第一個文物,在高柄豆附近您還會看到鳥頭勺把,小朋友如果感興趣的話,您不妨也給他們介紹一下。火鍋鼻祖陶三足炊器、咖啡杯鼻祖陶雙耳杯,在這次展覽沒有出場,略遺憾。

圖片

高柄豆之后是鳥頭勺把,在陶器展柜中的最后一件文物很不起眼,若不是在放大鏡下,很多朋友都會忽略它,這就是:

第三位出場的綠松石海貝

這枚綠松石海貝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要知道,上次看到綠松石飾品還是在二里頭夏都博物館。用綠松石做配飾材料,是不是和二里頭 (夏)學的呢?這是否能證明古蜀和夏朝有聯(lián)系?我們以后再來討論。

圖片
三星堆的一款銅牌飾和二里頭同宗

通過提前做功課,我了解到三星堆出土了大量海貝(長1.5厘米左右),還有四枚疑似最早金屬貨幣的銅質(zhì)海貝。大量海貝的出現(xiàn),很大程度上證明了古蜀有先進的商業(yè)活動——文明的體現(xiàn)。

圖片
圖片來自網(wǎng)絡,講得太起勁忘記拍照了??

文物檔案:這些海貝是來自于遙遠的印度洋深海水域,兩地的商人通過貿(mào)易把它們作為貨幣帶到了四川。

----------給孩子的引導問題----------

1、猜一猜,這些貝殼是用來做什么的?

三星堆出土的海貝,大多都裝在青銅罍 (音雷,禮器)中,作為獻祭給神靈的貢品。很顯然,它們是貴重的物品——錢/貨幣。

2、想一想哪里會有貝殼?海貝來自哪里?

環(huán)紋貨貝僅產(chǎn)于遙遠的印度洋深海之中。

圖片

3、和錢有關系的漢字,很多都有“貝”

貴、賤、貧、財、賺、賜、贏、賠、賞、敗、購......因此,在漢字中發(fā)現(xiàn)有“貝”,大概率和錢有關。

4、拓展知識:南方絲綢之路

圖片

參觀完陶器之后,就迎來三星堆的主角:

第四位出場的戴金面罩青銅人像

圖片

文物數(shù)據(jù):頭縱徑14.5,橫徑12.6,高42.5,寬20.5厘米

文物檔案:三星堆1、2兩個祭祀坑共出土了50多件青銅人像,其中戴金面罩的只有在二號坑內(nèi)發(fā)現(xiàn)的四件。其中兩件為平頭頂,兩件為圓頭頂,和其他青銅頭像大小相同,與真人比例、大小相同。這次展出的只有一件平頭頂?shù)娜讼瘛?/p>

----------給孩子的引導問題----------

1、仔細觀察它是睜眼還是閉眼的?

他們都是閉著眼睛的,體現(xiàn)出安詳、專注的狀態(tài)。

2、青銅人像的發(fā)型有什么特點?

平頂辮發(fā),要圍著展柜走一圈才會發(fā)現(xiàn)。

3、猜猜這個人是干什么的?

三星堆出土四個戴著金面罩的人像,兩個平頂辮發(fā),兩個圓頂笄 (音機)發(fā)。留辮發(fā)的是古蜀神職人員,可能是古蜀土著居民中的巫師,留笄發(fā)的則是來自夏王族的王權貴族人員。巫師表情神秘,是精神統(tǒng)治的代表;王權貴族面色怡然,是肉體統(tǒng)治的代表。戴金面罩青銅像2X2的出現(xiàn),則體現(xiàn)出該時期神權和王權的平衡與統(tǒng)一。

圖片

4、猜猜看青銅人像是放在什么上面的?

這里沒有明確的考證,但我比較傾向于他是套在高聳的木樁上。祭祀時的格局有可能是青銅大立人在正中,戴金面罩的辮發(fā)、笄發(fā)銅像分立兩側的木樁之上,也有可能是套在由祭祀人員手握木桿的頂端。當然,這只是波兒爸的推測,僅供參考。

參觀完青銅人像后,您可以到對面展覽墻上看一下青銅神樹的介紹。由于青銅神樹實在太大,殘高有3.96米 (比籃球架還高)。因此移動比較容易損壞,很少會離開本館進行展出,以后有機會一定要去廣漢三星堆博物館一睹尊容。

圖片
看著墻上的畫也可以細細賞析

請記住,它的名字叫一號青銅神樹,今天先略過,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

第五位出場的青銅縱目面具

這位號稱千里眼、順風耳,夸張的造型,巨大的器型,不禁讓人想入非非——難道是外星人嗎?

圖片

縱目人面具分兩種,戴冠與不戴冠。戴冠的小,不戴冠的大。

文物數(shù)據(jù):

1、戴冠縱目面具:高31.5、寬77.4、通高82.5厘米,雙眼眼球呈柱狀外凸,向前伸出約10厘米,雙耳向兩側充分展開,額 鑄高約70厘米的夔龍形額飾 (冠);

2、青銅縱目面具:高65、寬138、重70公斤,雙眼外凸16厘米。

文物檔案:

圖片

----------給孩子的引導問題----------

1、仔細觀察,想一想“戴冠”指的是什么?

這里就是引導孩子自己觀察,發(fā)現(xiàn)不同。冠指的是小型面具額前的夔龍形額飾。

2、青銅面具的冠是怎么戴上去的?

大型的青銅縱目面具額頭上有一個長方形的孔,而小型面具對應位置則裝有一個夔龍形額飾,對比來看,不難發(fā)現(xiàn)這個冠是固定安裝在這個方孔里的。

圖片

3、青銅面具是干什么用的?

大的青銅面具重70公斤,根據(jù)尺寸來判斷,小號的也有20-30公斤重,很顯然,他們不是用來戴臉上的。仔細觀察后,不難發(fā)現(xiàn)面具兩側各有兩個方孔,顯然是用來固定在一個圓形柱子上的。與前面介紹的青銅面具不同,青銅縱目面具很重,要讓人舉著顯然很費勁。因此可以推斷,它是安裝在神廟里的一根固定的柱子頂端,接受人們的祭拜。

圖片
國家寶藏第三季之青銅縱目面具

4、這個面具的眼睛有什么特別之處?為什么會這么做呢?

這里就可以著重給孩子引入古蜀國歷史的一個重要的切入點:青銅縱目面具的【縱目】二字。

無論是《華陽國志》還是《路史前記》都有記載第一代古蜀王蠶叢:

《華陽國志》:“周失綱紀,蜀先稱王。有蜀候蠶叢,其目縱,始稱王?!?/span>

《路史前記》:“蠶叢縱目,王瞿上”。

圖片

縱目的“縱”字,有廣泛的意思,縱目就有放眼遠望的意思。這里特指第一代古蜀王蠶叢,由于他的高瞻遠矚 (亦或單純是由于他視力好)。

故事也許是這樣的,由于氣溫驟降,山區(qū)特別冷,蠶叢部落的先民們?nèi)币律偌Z,情況十分危機。部落首領蠶叢站在山頂上沉思對策,突然云開見日,一只金色的大鳥劃破長空飛向東方。

圖片
國家寶藏第三季之一號青銅神樹

蠶叢順著大鳥的方向望去,哇塞!在200公里外竟然有一片開闊的平地,沃土千里。于是乎,蠶叢說:“Everybody follow me, let's go for a better life!” 于是古蜀人離開世代所居住的岷山,開始在成都平原上繁衍生息。

圖片

后人就鑄造了青銅縱目面具來紀念先祖蠶叢的豐功偉績,特別用夸張的藝術手法突出蠶叢視力好的特點。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有很多眼形器,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古蜀人對眼睛 (縱目)的崇拜。

圖片

這個故事很適合給孩子講,大部分基于歷史,小部分波兒爸自己發(fā)揮。

還記得蠶叢故事里的金色大鳥嗎?青銅縱目面具之后的展廳里,迎面而來的就是:

第六位出場的太陽神鳥金飾

鳥的形象在三星堆出土文物中屢見不鮮,這次巡展中鳥形器也占了很大比例。

圖片

古蜀先民為什么這么中意鳥呢?他們對鳥的崇拜源于何處?

帶著這些疑問,我仔細的研究了一番。我想有一部分是來源于蠶叢王的傳說,還有一部分和繼蠶叢、柏灌之后的第三位古蜀王魚鳧有關。

圖片

鳧,是什么鳥?

圖片
《詩經(jīng)》:“鳧,水鳥如鴨者?!?/span>

由此可以推斷,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鳥形器,是魚鳧王朝的圖騰,是對魚鳧氏從漁獵生活向農(nóng)耕生活轉換的反映。這個結論也得到一件重磅文物——黃金權杖的印證。

圖片
很遺憾,黃金權杖這次沒有出場

鳥形器在反應古蜀人對祖先崇拜文化的同時,也可窺見他們對自然的崇拜,對生命之源太陽的崇拜。這一點在太陽神鳥金飾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反應。

圖片
太陽神鳥金飾絕對值得駐足細細品味

文物數(shù)據(jù):

太陽神鳥金飾外徑12.5,內(nèi)徑5.29,厚度0.02厘米,重量20克,含金量94.2%

文物檔案:

古蜀之地 (成都平原)多陰雨,天氣基本是陰沉沉的,能見度低。氣候多是旱澇交替,不利于農(nóng)耕,先民生活十分困苦。因此古蜀人對太陽有著無比的依賴感,無時無刻不渴望著太陽的出現(xiàn),進而產(chǎn)生了如“朝陽儀式”的祭日活動。

圖片
它不是車輪,也不是方向盤,而是太陽

是什么力量能夠讓太陽東升西落,驅散濃霧,給農(nóng)作物帶來勃勃生機?在天空飛舞的鳥兒給了古蜀先民啟發(fā)——是神鳥托著太陽!于是就有了金烏負日。而太陽神鳥金飾正充分的展示了這一點。

圖片

金飾中間的火球代表太陽,四只鳥代表一年四季 (亦或是東南西北)。十二道順時針旋轉的金芒代表十二個月,或者是一天當中的十二個時辰。太陽四周的鳥均做引頸伸腿、展翅飛翔的狀態(tài),逆時針圍著 (背負著)太陽飛翔。這種雙向旋轉的構圖,代表著循環(huán)往復、生生不息的思想。

----------給孩子的引導問題----------

1、數(shù)數(shù)看,太陽的光芒有幾道?

盡管不難,但估計很多小朋友都要數(shù)上兩遍才可以找到正確答案。

2、仔細觀察一下,太陽的四周是什么?

四肢引頸展翅飛翔的鳥——金烏。

3、太陽是在鳥的什么位置?

無論從什么方向看,太陽都是位于鳥的背上,體現(xiàn)金烏負日的主題。

4、你知道太陽有什么其他的名字?

日、金烏、羲和、金輪。

5、金烏代表太陽,什么代表月亮呢?

太陽 —— 陽 —— 金烏

月亮 —— 陰 —— 蟾蜍

太陽神鳥金飾不遠處,就可以看到下面這件蛙形金箔。如果您還記得《古朗月行》中:“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 九烏,天人清且安。”就不難發(fā)現(xiàn),蛙、蟾蜍就代表著月亮。

圖片
古蜀人不僅崇拜太陽/鳥,而且崇拜月亮/蛙

6、猜猜看一克黃金可以變成多大面積?

黃金具有極佳的延展性,因此通過捶打或軋制,一克黃金可以變成1平方米大小的金箔。古蜀人已經(jīng)掌握了較為先進的制金技術,很多金箔器的厚度僅有0.02厘米。三星堆出土的金器獨樹一幟,與中原文明的器型有顯著不同。

7、蜀犬吠日,一個和太陽有關的成語。

因為4000年前,四川盆地陰雨連綿,很少有晴天日出的時候,就連在蜀地生長的狗子都沒有怎么見過太陽。因此,每當太陽出來以后,蜀地的狗子們都因為害怕,汪汪的向著太陽狂叫。后來人們就用蜀犬吠日這個成語表示少見多怪。

在第二展廳里的另一個重頭戲就是玉器,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

第七位出場的祭山圖玉邊璋

前面出場的有陶器、青銅器、金器,到最后壓軸出現(xiàn)的就是自古以來備受國人喜愛的玉器了。

圖片
祭山圖邊璋(三星堆博物館藏)

三星堆玉器可以分為玉制工具、兵器,或是禮器 (玉璧、玉琮,還有極具特色的玉璋)。

圖片

三星堆出土的眾多玉器證明,最晚在商代,古蜀人就有了較為完備的宗教禮儀制度。比如出土的大量玉璧和玉璋就是“璧以禮天,璋以祭山” (出自《周禮》)的反映。

圖片

在玉制禮器中,來源于中原華夏文明,帶有鮮明古蜀文化烙印的玉璋數(shù)量最多,其中《祭山圖邊璋》最具代表性。雖然本次展覽沒出場,但在其他玉璋展柜旁仍然給出了一大幅介紹的圖片,可觀察的點比較多,很有意思,值得給孩子講一講。

圖片
真品固然可貴,但知識更為重要

文物數(shù)據(jù):長54.2,寬8.8厘米,器身兩面線刻祭祀圖案。

文物檔案: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p>

祭山圖邊璋兩面刻有兩幅祭山圖,分為上下兩組對稱圖案。最上面一副并肩站立三個人(巫師),頭戴平頂冠,耳戴玲形耳環(huán),雙手在胸前做抱拳狀,兩腳外撇程一字型。第二幅圖案是兩座大山,山頂有一個圓圈,圓圈的兩邊有云紋,代表著太陽和云朵。山外側有一只大手,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估計因為祭山儀式做得好,得到了天神的點贊??吧!

圖片

另一幅圖案,上面刻著云雷紋,下面并肩站立三個人,其形態(tài)、穿著和手勢都和第一幅圖相似。唯一的區(qū)別在于三人頭戴山形高帽,雙腿成跪拜姿態(tài)。在這幅圖下面,刻有兩座和圖二一樣的大山,不同之處是兩座山兩側各插一個牙璋。

下面筆記中描繪的跪坐人像展示出牙璋的使用方法。

圖片

----------給孩子的引導問題----------

1、仔細觀察一下,展出的璋有幾種類型?

“璋”是禮南方之器,主要用于祭山,三星堆出土了57件玉璋,主要分為三類:斜邊平口的是邊璋,頂端分芽開叉的是牙璋,頂端有只鳥的叫魚形璋 (鳥頭魚形璋)。

圖片

2、數(shù)一數(shù)祭山圖牙璋上面有幾個人?他們有什么不同?

一面刻有三組人像,三人并排有兩組,兩人并排有一組。兩面的圖像相同,因此,(3+3+2)X 2 =16(個)。順便可以“雞”一下數(shù)學哦??

3、你知道什么是玉嗎?中國人為什么這么喜歡玉?

《說文解字》中說:“玉,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以方也?!焙唵握f來,具備某些特性的美麗的石頭就是玉。這些特性就是玉之五德:

色澤溫——仁

紋理清——義

質(zhì)地密——智

硬度堅——勇

韌性強——潔

4、找一找“最古老的點贊”在哪里?

圖片

5、看看祭山圖邊璋上出現(xiàn)的兩種小人有什么不同?猜猜看他們是干什么的?

圖片

冠不同、耳飾不同、站姿與跪姿的不同。這說明兩種形象的身份也有不同,波兒爸分析,站姿小人應是巫師形象的代表,跪姿的小人應是王權貴族的形象。

至此,波兒爸從眾多文物中摘選出最具代表性的7種,并輔以33個給孩子的引導問題,給您和孩子展現(xiàn)出一個既立體、又有趣的三星堆展覽。真心羨慕成都附近的朋友們,周末一腳油門就可以去到三星堆博物館參觀。其他城市的朋友們,就先收藏本文,看看暑假疫情能不能消停下來吧??帶上這33個引導問題,給孩子一個不一樣的暑假吧!

寫在最后:

三星堆的美,不僅在于它的獨特與神秘,更在于古蜀文明的興衰之謎。因此,看個展覽只是開始,不久的將來,波兒爸將和朋友們一起探尋古蜀文明從哪里來?又是如何消失的?

圖片

關注爸爸堂,查閱更多養(yǎng)育知識吧!

寶貝成長老爸作伴,用心為孩子搭建成長之橋!點滴分享都是愛,不負您的關注與分享。?

波兒爸   一只陽光、健康、勤奮的小熊--波波熊的爸爸。波兒爸在微信公眾號【  爸爸堂】期待與您的相遇

所有的一切,包括今天的遇見,都是緣分。

隨緣而努力,隨遇而心安,希望和各花友們共同進步!

如果這是我們的第一次遇見,請先查看:

《  無縫幼小銜接的經(jīng)驗及文章匯總

《  寒假將至,小一家長不焦慮!

在孩子養(yǎng)育過程中有困惑和疑問?歡迎和波兒爸交流   (  微信:Mrsansheng,注明爸爸堂  ) 

我用心?原創(chuàng),您順手點贊  


回應23 舉報
贊34
收藏129
2年前
原來古蜀人是席地而坐,吃飯也如此,所以才會有40-50厘米高的高柄豆,保證坐姿的情況下,可以毫不費力的拿到食物。我有個疑問哈,古人雖然席地而坐,但應該是有桌子的吧,如果桌子上再放上高炳豆,那豈不是夠不著
2年前
孩子對這個會很感興趣嗎?
2年前
kotoko嗚喵 原來古蜀人是席地而坐,吃飯也如此,所以才會有40-50厘米高的高柄豆,保證坐姿的...
高柄豆應該是三千年前的餐具,對應中原地區(qū)應是夏朝,還沒有桌子,漢朝前后才出現(xiàn)桌子的前身案、幾。
2年前
毛豆媽媽寶貝 孩子對這個會很感興趣嗎?
會的,做好引導,會有效果的??梢詤⒖嘉夜娞枺ò职痔茫┑奈恼?,有機會帶孩子逛一逛博物館,說不定會打開一扇新的大門
2年前
這么厲害的文明為什么會消失???
2年前
莫向外求 這么厲害的文明為什么會消失?。?/span>
周朝時期被秦惠文王派張儀和司馬錯滅了,從那以后就從王國降為了一個侯國。
2年前
kotoko嗚喵 原來古蜀人是席地而坐,吃飯也如此,所以才會有40-50厘米高的高柄豆,保證坐姿的...
哦哦,那實用高柄豆時期吃飯都是直接放地上的呀
2年前
毛豆媽媽寶貝 孩子對這個會很感興趣嗎?
我自己對這個倒是挺感興趣的,但是孩子好像對歷史這一塊,現(xiàn)在還不是很開竅
2年前
這個太棒了!學習了學習了!
2年前
一點一點一點 這個太棒了!學習了學習了!
????
更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

波兒爸
波兒爸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