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脫父母的枷鎖

2019-4-19 21:30 轉載 · 圖片1

文 / 格雷 

隨著女兒的成長,一個巨大的困惑開始逐步伴隨著我,那就是,我時常擁有一種對孩子的自責情緒,而這種自責情緒又時常讓我感到無所適從,不知所措。這種自責情緒的起因是,我既不知道應該如何平衡自己的工作時間與帶娃時間,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在保持自我掌控與為娃犧牲自我之間自如切換。時常感到對于女兒有不少虧欠,甚至擔心偶爾的缺席會影響她的性格成長。

有人形容帶娃為一種時間黑洞,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帶到什么程度,帶到多久算是個好父母。那些犧牲了工作犧牲了自己全力陪伴照顧孩子的父母被廣為歌頌,而那些因為拼搏事業(yè)或追求自我發(fā)展而些許忽略了孩子的父母則背負著沉重的壓力與枷鎖。

大家廣為流傳的話語套路主要是:你看人家老李的女兒,老李老婆辭了工作全力陪同,最后考上了清華大學。/老張一天到晚在外面玩命賺錢,錢賺了那么多又能怎樣?你看看他把兒子放縱成了什么樣子。

我們的社會對于父母有過多的要求與期待,而大量的所謂科學研究又不斷強化父母教養(yǎng)對于子女成長的決定性的作用。讓為人父母成為了一件不那么輕松甚至極為沉重的工作。

被史蒂芬平克,查理芒格等廣泛推薦的心理學家朱迪斯哈里斯的教育心理學書籍《教養(yǎng)的迷思》提出了一個顛覆三觀的觀點:子女的人格發(fā)展與父母的教養(yǎng)無關。也就是說,你怎樣對待你的子女與他未來成長為什么樣毫無關系。

這個觀點乍看令人咋舌,可循著作者的思路走下去卻覺得有點道理。問幾個問題,為什么一對父母同樣的教養(yǎng)下教出的幾個兄弟姐妹人格各異?為什么不怎么會說英文的美國新移民的子女卻能操一口流利的英文?為什么丘吉爾從小被保姆帶大幾乎沒怎么見過父母卻也成為了偉大的人物?到底是因為父母的教養(yǎng)而產生了優(yōu)秀的孩子還是優(yōu)秀的孩子促進了父母更好的教育?

如果遵循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教育占據孩子成長主要因素的觀點,那以上的問題根本就無法回答了。

那么,如果父母教養(yǎng)假說不成立,是什么決定了孩子成長中的人格和教養(yǎng)呢?朱迪斯給出的答案是—-同輩,就是子女們的小伙伴,同學,好朋友,舍友們。

人從小就有融入集體并不顯示特殊性的訴求,大部分人都不想當少數人群。而整個同輩間的氛圍,教養(yǎng)水平,習慣喜好甚至用語習慣都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人格養(yǎng)成。我一直好奇兩歲半的女兒是如何獲得與她爸爸媽媽奶奶爺爺奶奶完全不同的口音的,現在才知道是來源于她托班的小伙伴們。

回憶我自己,我出生成長在中國的邊陲小城。從中學開始,好學生與壞學生就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個門派,為了區(qū)分學生,學校也人為地劃分了普通班和重點班。

在普通班里,一個渴望學習,甚至渴望進入重點班的同學會被視為異類,甚至叛徒。因為那個氛圍下,抽煙喝酒打架泡妞才應該是主流,這也讓那些本來擁有某些學養(yǎng)而有機會成長的孩子在這樣的同輩文化中喪失了機會。

而在重點班中,一個渴望自由,時而真情流露時而怒發(fā)沖冠不愿意每天坐在書桌前做題的同學也會被視為異類,他在課堂上擠眉弄眼發(fā)出聲響會招來同學們鄙視的眼神。在這個氛圍下,好好學習每天做題才應該是主流,久而久之,那些本來可能會成為壞孩子的學生最終也說不定考上了一個不錯的大學從而改變人生。

我曾經和一個一路名校的朋友聊他對于名校之有名的看法,他的回答當時就讓我意外,他告訴我:“上海中學之所以和其他學校不同,我覺得老師也就那樣,是那些同班同學的素質確實比一般學校高出不少,在那樣一個教室里掉跟針都聽得到,所有人都無比自覺主動學習提高的環(huán)境下,你很難不成為一個好學生?!?br>
那難道父母就一點作用也沒有了嗎?其實不然,我并不認為父母教育對子女教養(yǎng)完全沒有關系,可我確實贊同其并不占據主導因素。朱迪斯的書對于我們最大的指導作用就是,父母在照顧教育子女方面大可輕松一些,而不必過分遵循某些如“政治正確”一般的新式育兒法而喪失自我痛苦不堪。畢竟,和子女一起享受的美好時光才是最重要的吧。

除去對于子女人格教養(yǎng)的影響,父母對子女的作用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首先,父母自己的成長完整發(fā)展成功才有可能為子女提供優(yōu)質的同輩環(huán)境,所以,父母自己活出精彩成功的人生至關重要;其次,雖然父母教育對于孩子人格教養(yǎng)沒有直接聯系,可是父母與子女間幸福的親情關系卻極大程度上影響著子女成長中的幸福指數;第三,認清了父母教育與子女人格的關系,父母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在子女人生藍圖中的位置,從而作為輔助而非主導地為子女人格成長保駕護航;第四,父母應該盡可能保護子女的身體健康,從而讓子女在同輩中不至于因為身體特異而被特殊對待(這種對待會帶來人格成長的種種問題)。

回到文章的開頭,讀完這本書,我開始變得沒有那么的焦慮。因為我發(fā)現,家庭與工作,自我與犧牲之間的矛盾好像本就不是矛盾,家庭與工作都是為了全家的福祉,工作時不內疚沒能好好陪伴孩子,陪伴孩子時更不會自責于工作的減少,只有這樣,才能整體增加對待工作與家庭的質量;而如果不把養(yǎng)育子女當作必須擁有標準答案的任務,那所謂犧牲就不存在了,因為養(yǎng)育陪伴的過程中,自我也在不斷更新迭代著。

最后,附上我非常喜歡的書中第一頁的那首紀伯倫的《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借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并不屬于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于明天,屬于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后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也愛無比穩(wěn)定的弓。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格雷札記


回應9 舉報
贊4
收藏23
5年前
寫的很好
5年前
寫得很好,做父母的真的不要太焦慮了
5年前
這也是另一種視角,凡事講究平衡
5年前
養(yǎng)育的路上,我們都是小學生
5年前
那就是說,擇校還是很有必要的?
5年前
YYuan81 那就是說,擇校還是很有必要的?
hiahiahia,我也得出這個結論??
5年前
同伴效應是很大。我也感受到了。
也見過朋友娃教室放黃片,小女孩旁若無人在看書的。最后復旦碩博連讀。中學同學?基本沒聯系了。孩子在什么環(huán)境里是無法自己決定的。從這個角度來說,父母作用無比大。
如果同伴效應無比放大,那環(huán)境差父母又該焦慮自責了。還能放輕松?
5年前
做父母確實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
5年前
其實所謂的不和父母住也成為偉大人物的觀點和有些孩子父母不管也有可能考上重點大學類似。可是,我們如果看孩子真正內心的幸福度就會發(fā)現太多問題。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