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瓦奇講植物》:一本喚醒孩子對大自然和科學(xué)的熱愛的植物學(xué)課堂筆記

2016-3-5 21:17 轉(zhuǎn)載 · 圖片2

某些小孩也許會對自己沒有學(xué)好數(shù)理化而感到黯然神傷,那是因為他們內(nèi)心并沒有感受到來自這些學(xué)科的美感,而曾任職于愛丁堡華德福學(xué)校的教師科瓦奇在他退休后寫下的這本植物學(xué)課堂筆記,卻以一種優(yōu)美舒緩的文字讓我們感受到來自生命的力量,真正喚醒了孩子對大自然和科學(xué)的熱愛!

“蘑菇就是一種跟嬰兒一樣,睡多于醒的植物,在植物學(xué)中被稱為菌類。嬰兒喜歡什么?你知道嬰兒只喜歡喝牛奶。嬰兒不會想要到戶外也不愛玩。蘑菇不喜歡在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喜歡黑暗陰涼的地方,蘑菇生長的地方潮濕陰暗,而且遠離陽光。綠葉和花朵需要陽光才能生長,但蘑菇這種菌類沒有葉子也沒有花,所以蘑菇是植物世界的嬰兒?!?/p>

“毛毛蟲不是非常漂亮的生物,他看起來像是毛茸茸的蟲,但丑陋毛毛蟲放棄了他的生命;放棄了他的身體,變成一具死掉的殼。蝴蝶就是從這個死去的殼中重生,成為美麗又能飛行的光之子,毛茸茸的蟲死了,重生成為燦爛的蝴蝶?!?/p>

“強壯的橡樹沒有漂亮的花或甜美的果實,但是橡樹偶爾會展現(xiàn)出甜美的一面。同樣地,有時一個人看似強硬又粗野,但在粗野的外表之下,當你更了解這個人的時候,就知道他有一顆溫柔的心,只會在特殊的時刻展現(xiàn)出來?!?/p>

看到這樣的文字,再堅硬的心也會變得柔軟起來吧。


大多數(shù)的蘑菇喜歡蜷縮在陰濕的角落里,盡管它們的樣貌軟萌可愛,卻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黑暗”、“見不得陽光”、“有毒”這樣有些負面的詞匯。

將蘑菇比作不愛去戶外玩耍、只喜歡喝奶的嬰兒,從樣貌和習性來說都是再妥帖不過了。我們眼中那些狹窄的石頭縫,濕軟的草叢對于植物世界的嬰兒——蘑菇來說是襁褓一樣的存在。有了它們的保護與遮擋,嬌弱的蘑菇“嬰兒”才有了足夠的安全感。

毛毛蟲的涅槃重生更是讓我們對生命的力量肅然起敬。萬物有靈且美。即使渺小不起眼如毛毛蟲也可以爆發(fā)出如此巨大的能量,終其一生只為化蝶瞬間的絢爛。誰說丑丑的毛毛蟲帶給我們的感動不美呢?

而對于橡樹那詩意的描述,與“心有猛虎,細嗅薔薇”這幾個字有異曲同工之妙,有種父親般的粗糙質(zhì)樸的溫暖。

寫下這些文字的不是什么文學(xué)大師,而是英國愛丁堡的一位兒童教師。

也許你沒有聽說過他的名字——科瓦奇,但你一定聽說過華德福教育——尊重兒童的內(nèi)在感受,讓身心靈都得到和諧發(fā)展。

科瓦奇從1956年任教于愛丁堡華德福學(xué)校直至1976年退休,留下了大量的植物學(xué)課堂筆記,最終集結(jié)成一本《科瓦奇講植物》。

書中,科瓦奇將大自然中的植物比作人類成長階段中的各個時期,“大地之母的嬰兒——菌類” 、“向陽光學(xué)習的孩子——開花植物”、“匆匆忙忙長大的郁金香”、“真正的藝術(shù)家——甘藍”……甚至美麗的康乃馨也是“不專業(yè)的小孩,總是想引人注意,想要炫耀?!?br>
對于有幸閱讀它的孩子們來講,植物學(xué)終于不再是一門枯燥的學(xué)科,他們不再需要死記硬背那些詰屈聱牙的名詞——胚芽鞘、真葉、胚軸,不再需要弄清“根尖”與“根冠”的區(qū)別,“綠色的雌蕊和圓的子房(本身就像一個小地球)是大地的禮物。圍城圓圈的雄蕊,還有金色的花粉,則是太陽的禮物?!?br>
而他們從植物身上所學(xué)到的,遠不止根莖葉的名稱:

“草的力量并非展現(xiàn)在花朵上,也不是展現(xiàn)在果實上,而是隱藏且集中保存于小小的谷粒中?!款w谷粒都有長成一株新植物的力量,這是多么大的力量啊,因為小麥和大麥沒有花朵或果實。當你在食用面包時,你吃進的力量足以長出一株新的挺立草類植物?!?br>
讀到這一段,你是不是和我一樣,按捺不住想一頭鉆進附近的小樹林,探索一番樺樹的滋味?

“五月的時候,如果你在樺樹的樹皮上挖一個小洞,將管子或吸管插進洞里,很快地,樹汁便會從樹中流出,樺樹的樹汁有著美妙的甜味,你會明白樺樹的甜味并不在花或種子里,而是將甜味保留在樹皮下,傳遞至樹枝和樹葉?!?br>
就連成人都諱莫如深的“死亡”,在科瓦奇的筆下也不再沉重,反而充滿了儀式的美感:“這會讓人們知道要振作起來,死亡不是終點。就像燦爛的蝴蝶從毛毛蟲的死亡中重生,你也會在死后重生為美麗的靈魂?!?br>
我特別羨慕能讀到這本書的孩子,假使少女時代的我能擁有這樣一本書,我將不會在那么多個日夜里為學(xué)不好“數(shù)理化”而黯然神傷,不會因此而變得自卑沉默。我在心底對它們是抗拒的,看不見這些學(xué)科內(nèi)在規(guī)律的美感,沒有主動探索的愿望,又怎么學(xué)好呢?

在講到種子和子葉時,科瓦奇說的一句話讓我眼眶濕潤,“對于某些孩子來說,在他們的心靈準備好接收種子之前,得花很長時間挖掘土壤。”


這讓我想起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與《地球上的星星》,無論是頑劣的皮埃爾還是患有閱讀障礙的伊夏,他們不是世俗標準下的“壞小孩“,只是還沒有在心靈里準備好接受種子,幸運的是他們遇到了克萊蒙?馬修與尼克這樣的老師,散發(fā)出了屬于自己的生命之光。

不同于電影里塑造的人物形象,科瓦奇是真實存在的。他有足夠的耐心來“挖掘土壤”,引導(dǎo)孩子們發(fā)現(xiàn)每一種植物的獨特之處,從而喚醒孩子們心中的愛——對自然界萬物之愛,對科學(xué)探索之愛以及對生活本身的愛。

文/火星貓斯拉@豆瓣 


回應(yīng) 舉報
贊4
收藏10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