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娃是一種修行——通過養(yǎng)育子女,父母長大成人

2016-7-12 21:00 轉載 · 圖片1

日本經(jīng)營之圣稻盛和夫說,工作是一種修行。

教養(yǎng)專家蘇珊?斯迪佛曼則認為,養(yǎng)娃也是一種修行。

1、 養(yǎng)娃是一種修行 它讓我們看到自己最深的本性

蘇珊?斯迪佛曼(Susan Stiffelman)是美國安提大學臨床心理學的碩士,執(zhí)業(yè)心理治療師,婚姻家庭治療師(MFT),國際知名的親子教育專家,在《赫芬頓郵報》開辟了“父母教練”(Parent Coach)專欄,著有《當下的教養(yǎng)》(《Parenting with Presence》)、《不角力的教養(yǎng)》(《Parenting Without Power Struggles》)等暢銷書。

▲ 蘇珊?斯迪佛曼

在斯迪佛曼看來,養(yǎng)娃的過程,就是個不斷被突發(fā)狀況考驗的過程:孩子把果汁潑到了新沙發(fā)上,在餐廳里突然開始大聲說旁邊一桌的阿姨如何如何,正在加班接到幼兒園老師的告狀電話……你會怎樣“回應”,還是本能“反應”?會克制,還是失控?

親子教養(yǎng)是一面鏡子,孩子的挑戰(zhàn)讓高尚的原則在日常生活里現(xiàn)形,映射出我們最深的本性,我們能看到自己最棒的一面、最糟的一面、最精彩的時刻、最嚇人的時刻、前所未見的愛和黑暗。

所以,斯迪佛曼說,修行,不在深山古廟,而在這里——擦鼻涕、輔導作業(yè)、第十遍玩同一個游戲、半夜兩點抱著孩子搖晃。

佛祖就在隔壁哭鬧,為人父母就是壇城。

在斯迪佛曼看來,孩子本身是沒有問題的,父母如何看待孩子才是問題所在。一旦父母調整了自己的思維和情緒模式,孩子的反應也會隨之改變。

正因如此,孩子才是最好的老師:不耐煩的人學會了慢慢來,半夜獨自帶娃上醫(yī)院培養(yǎng)了堅韌,看著拖拖拉拉的娃才發(fā)現(xiàn)自己對討厭的事也是一拖再拖……

正如美國作家彼得·德·維里斯(Peter De Vries)所說:“我們有誰是在下一代誕生前,就成熟到能夠教養(yǎng)下一代的呢?婚姻的價值不在于允許成年人養(yǎng)育子女,而在于借由養(yǎng)育子女長成大人?!?/p>

斯迪佛曼說,過去的父母過于專制,現(xiàn)在的父母呢,有很多都任由孩子在生活的汪洋里漂流,不能給孩子最需要的指引。“父母不明白,孩子需要父母擔任‘船長’”,再過度嚴明和一片混亂之間辟出一條航道來。

2、好父母應該做“船長”

堅定、自信、包容、靈活

斯迪佛曼認為親子相處的模式有3種:

第一種:父母扮演“船長”角色。

父母會制定規(guī)則,不刻意討好孩子,也不怕惹孩子不開心;能跟孩子保持健康的“界線”,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感受、需求、欲望、喜好,即使跟自己不一致,也不會認定孩子錯了。孩子知道父母愛他們的本來面目,而不是他們能替父母做什么或者取得什么成就。

作為一個“船長”,你可以包容孩子有不同意見,不會把些許怨言當成人身攻擊,能理解孩子的感受和立場,但不會因此不忍心設定讓孩子失望的規(guī)矩。

第二種:父母扮演“律師”角色。

父母和孩子誰也不是掌控者,雙方實力均衡,會不停爭奪權力、討價還價,就像律師一樣。

第三種:父母扮演“失控者”角色。

此時,父母對孩子已失去控制,處于被動,通常的反應有3種:

1、被動順從型:父母會壓抑自己的感受,任由孩子侵犯界限,假裝沒事,很容易就向孩子的要求低頭,怕惹惱孩子,想得到孩子的喜愛。

2、被動權威型:以威脅、恫嚇的方式管教孩子,用集權統(tǒng)治強迫孩子服從自己的安排。

3、被動攻擊型:利用羞恥感和罪惡感來控制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必須為父母的需求和快樂負責。這會嚴重挫傷孩子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從而失去為自己而活的力量。

斯迪佛曼的著作中曾提到一個例子:

媽媽凱瑟琳有兩個女兒,母女親密融洽,但16歲的大女兒霞伊有點懶散,會到處丟衣服毛巾,從來不主動洗自己的碗,這讓媽媽很生氣。

一天,晚上有客人來吃飯,凱薩琳很客氣地跟霞伊說,請她在客人來之前,整理一下自己的房間。結果,霞伊看也不看她一眼,翻了個白眼說:“媽,他們根本就不會進我的房間!你放松一點嘛!每次家里有客人來,你就緊張兮兮的。”可想而知,凱瑟琳當然氣炸了。

在咨詢的過程中,斯迪佛曼發(fā)現(xiàn),凱薩琳的父母從來不準她提任何需求,導致她從童年到結婚,在每一段人際關系里都像乘客一樣,很難開口說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與此同時,覺得自己被漠視,充滿忿恨。而且,凱薩琳一直覺得如果她要求什么,就會惹惱別人,所以,她會很強勢地逼迫女兒聽話,藉此表達自己的期望很重要。

于是,斯迪佛曼建議她把女兒當老師,學習表達需求。咨詢內容也從矯正女兒的邋遢,變成了療愈凱薩琳的童年傷痛——認定自己的需求不重要。

之后,凱薩琳再提要求的時候就不會那么絕望、銳利了,而是變得堅定、自信,霞伊也就比較愿意答應母親的要求。

回想以前,凱薩琳說,她不是不踩油門,一動不動(消極地忍耐,什么都不說,壓抑滿溢的怒火),就是把油門踩到底,不顧一切往前沖(咄咄逼人地憤怒批評),而現(xiàn)在她學會了做一個根據(jù)情況合理調試的駕駛者,一個船長。

3、6個步驟獲得船員擁戴

緊密的親子情感是教養(yǎng)基礎

領導力不來自頭銜、身份,來自下屬的認可。

同樣,船長的權威來自船員的擁戴,而親密的情感會讓教養(yǎng)變得容易。因為,依戀父母的孩子會本能地渴望讓父母高興,愿意接受父母的指導。

心理學家戈登·紐菲爾德(Gordon Neufeld)提出了“情感依戀的6個階段”,這是每段相互依戀的人際關系建立的基礎。

第一階段:親近(Proximity)

嬰兒通過觸摸和父母親近,無論擁抱、依偎還是玩游戲。

如果讓孩子知道,你不希望TA在你身邊,那父母無疑威脅了孩子的最基本需求。這時候,孩子就會去找同伴,同時接受同伴的領導,拒絕父母的指教。

第二階段:一致性(Sameness)

孩子兩歲左右時,對情感的依戀會不斷深入,會尋求跟父母一致,模仿爸媽的舉止或穿著。

如果你和孩子有共同的興趣,不管是看歐洲杯,還是吃冰淇淋,都能增強情感連結。當你和孩子的興趣南轅北轍時,家長應該試著尋找連接點,包括事物、話題等等,這非常重要。

一個和父母沒什么交集的孩子,會覺得孤獨。

第三階段:歸屬感(Belonging)

三歲左右的孩子會發(fā)展出占有性,比如不許媽媽抱別的小朋友。孩子要知道你是TA的擁護者,永遠站在TA這邊。所以,支持孩子,當TA的靠山,讓孩子知道你可以依靠,你們的關系會更緊密。

此時,如果父母站在老師一邊(幼兒園表現(xiàn)不好時),孩子就會覺得父母不是TA的盟友,就會從父母身邊撤退,表現(xiàn)得生氣、好斗、退縮,然后,把忠誠度獻給同伴。

第四階段:重要性(Significance)

四歲左右,孩子會開始在父母身上尋找重要性,希望確認自己和父母關系特殊,是父母重視的人。

進入這一階段,親子之間的情感依戀更深了,當父母的言行中表現(xiàn)出他們珍惜自己品質獨特的孩子時,孩子跟父母的情感會變得牢固,而且知道自己非常珍貴。

如果孩子不覺得自己在父母眼里特別,就會在同伴中尋求重要性,包括在網(wǎng)絡上。

第五階段:愛(Love)

五歲左右的孩子,已經(jīng)開始尋求更深的情感依戀,也就是真正的“愛”了。

愛像食物一般,滋養(yǎng)著每個人的自信。

第六階段:被了解(Being Known)

這是情感依戀最高級、最深切的階段,沒有前五個層級的積累,親子關系(任何關系)就不會發(fā)展到這個階段。

在這個階段里,孩子對父母敞開心扉,希望你了解他的內心世界,會把秘密跟你分享。

很多子女不愿意跟父母分享生活中發(fā)生的事,甚至無話可說,究其原因,正是前五個層級的情感積累沒到位,父母沒對孩子表現(xiàn)出親近、一致性、忠誠度、重要性以及愛,孩子不認為自己會被了解,就不會把秘密告訴父母,而是選擇跟父母保持距離,向同伴傾訴秘密。

所以,做個好船長、好父母不容易,任何一個階段薄弱了,比如,孩子覺得他對你而言不是特別的,或者感覺跟你不一致,親子關系的連結都會減弱。

所以,還是那句話:養(yǎng)娃是一種修行啊。

來源:彩色斑馬


回應27 舉報
贊6
收藏15
8年前
同意,父母需要不斷學習
8年前
父母是無證上崗啊
8年前
與孩子一起成長!
8年前
育兒先育己
8年前
不斷學習
8年前
學習了
8年前
跟著小朋友一起成長
8年前
不斷的努力成長
更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