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yōu)槭裁纯傁胱兂珊透改覆灰粯拥娜耍?/h1>

2017-11-16 22:18 轉(zhuǎn)載 · 圖片1

“要是我當媽了,肯定不會像我媽那樣古板,比如說我就不會反對孩子早戀!”

“父親從小就對我格外嚴格,未來我絕對不要成為他那樣冷漠的人,特別是教育小孩時要堅決不動手?!?/p>

......

年輕時,我們可能都曾為未來的自己設想過無數(shù)種可能,參照系往往正是我們的父母。

每個人都想只擁有父母好的那一面,修正他們的不足,成為比他們更好的人。

可是,我們是否真的能變成和父母不一樣的人呢?

1

人在年少的時候,基本上沒有人會考慮“我們有沒有可能擺脫原生家庭,變成和父母不一樣的人”這個問題。

我們幾乎毫不猶豫地會回答,怎么可能,我怎么可能變成那個嚴肅又無聊的老爹,我怎么可能變成那個嘮叨且小氣的老媽,我就是我自己啊,天下獨一份的我?。≌J為一切皆有可能,就是年輕的好處。

第一次考慮這個問題,是因為第一個上司。

她是完全雷厲風行的女企業(yè)家作風。短頭發(fā),運動裝,大牌手袋往桌上隨手一扔,拉出椅子坐下立刻就是“我是老大”那種姿態(tài),特別不屑地說,這些牌子啊什么的我都不知道,別人送我才用的。口頭禪是,“少啰嗦,你就跟我說行還是不行吧?!?/p>

從實習到離開,我大概和她接觸兩年,幾乎沒有看到過她脆弱的地方,她像個終結(jié)者一樣。

唯獨一次,我們開劇本會,忘了討論到什么問題,她講到自己的女兒,本來很酷的一個人,變得瑣碎且沒有信心,本來覺得完全不可能打女兒的,可實在是忍不住,就打了她一下。打完之后又后悔,輾轉(zhuǎn)反側(cè),覺得只要做了一次這個舉動,完全就變成壞媽媽了。

可能是從我們臉上的表情方才察覺到自己的滔滔不絕,突然停住,嘆了口氣,目光游移到別處,小聲說了句,我們總在想方設法變成一個和父母不一樣的人,回避父母身上的那些缺陷,但是越長大越發(fā)現(xiàn),那些缺陷毫無例外的,也會在我們身上顯現(xiàn)出來。

當時我也就二十歲吧,聽到這句話腦海中迅速播放閃回幻燈片,特別特別自信地認為,我和我爸媽都不一樣,無論優(yōu)點還是缺點??墒沁@種自信并沒有持續(xù)很久,隨著年紀漸長,一耳光接一耳光打臉。

2

最近,我看了央視去年出的五集紀錄片,叫《零零后》,是對幾個零零后小朋友,從幼兒園開始,長達十年的跟拍。他們共同的特征只有一個,就是都從一個叫做芭學園的幼兒園畢業(yè)。

這部紀錄片最好的地方,你有一個機會用已經(jīng)成年的眼光,來看曾經(jīng)那個小小的你,是如何變成今天的大人的。

看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當你抱怨人世間種種不理解,其實自己才是最健忘的,最先不理解小小的你的人,是那個長大的你。

第一集名字叫《愛的方程式》,從小男孩幼兒園一直跟拍到步入青春期的十三歲,媽媽是全職媽媽,可以說把所有時間用來教育和照料小男孩。

說真的,在中國國情里,八零后基本都是爸媽忙著上班小孩鎖在家里,九零后長大的環(huán)境全職媽媽也是少數(shù),但是我發(fā)現(xiàn)零零后的成長過程中,隨著經(jīng)濟水平的整體提高,很多小朋友是在全職媽媽的照料看護下成長。

到了小男生青春期的時候,媽媽開始有了很強烈的困擾,就是小男生對于物件的喜好度,遠遠大于對人的喜好度,不喜歡交朋友,不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雖然能被很多東西吸引卻對那些事情沒有長性。

講真,看到這里,我仿佛看到了很多在媽媽看護下成長的小朋友的共性。長時間都是和一個指導并且規(guī)范你的成年人相處,缺失了和同齡人一起探索犯錯并且想辦法彌補的機會,也不可能在不斷的試探中找到和人交流的方式。

最可怕的是,無論小男生找到了什么尋找個人樂趣的方式,都會被媽媽用成年人的眼光變成功利式的。

其實你我身上都會發(fā)生,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可能有時候你想畫個畫,只是單純享受肆意表達的樂趣,一回家,家長買來了一堆顏料畫板筆刷,說從今天開始每天畫,以后成為一個畫家。

你只是喜歡按幾下琴鍵,感受這個大大的機器發(fā)出聲音的奧妙,家長立刻給你扛回一架鋼琴,十本小湯姆森練習冊買好,每天在后面盯著你彈倆鐘頭的琴,不彈就追著你打,不停告訴你為了讓你成為鋼琴家花了多少錢。

而且每毀掉你的一項樂趣,都會說全中國家長說過同樣的一句話,“如果現(xiàn)在我不嚴格要求你,長大了你會恨我。”

成年人多可怕,總是能輕而易舉摧毀一個你發(fā)現(xiàn)的新樂趣,卻最終還口口聲聲說,無論你做什么事,我都很支持你。

紀錄片中間有一段,說是小男生二歲半去上幼兒園(我當時心想小男生終于有了可以獨立社交的機會了呢)可是媽媽每天中午還是堅持去幼兒園母乳喂奶。媽媽回憶起來這段經(jīng)歷時,說周圍小朋友會來嘲笑說,你看你看他還吃奶呢。

接著小男生松開嘴回頭跟小朋友們說,因為我還小啊。媽媽說,“這個時候我就覺得……”我本來以為這個停頓后,媽媽會說我這個就是我就覺得不可以這樣下去了。沒想到媽媽說的是:“這個時候,我內(nèi)心好甜蜜啊?!?/p>

我的頭頂,跑過一串連綿不絕的省略號。

我沒有評價任何一個小朋友的意思,也沒有資格說他們未來會變成什么樣的大人。只是很多時候,當家長對小孩失望和不滿意,其實歸根結(jié)底是一種原生家庭堆砌起來,終身無法逃脫的藩籬。

你討厭小孩的那一部分,往往是你討厭自己的那一部分。同理,你討厭大人的那一部分,就是你將重演,且無法逃脫的宿命。

3

我工作中認識到的一個朋友,突然有一天半夜跑到我家。我問她來干嘛,她紅著眼圈,氣鼓鼓地跟我說,她在離家出走。

我當時都無語了,您老人家年近三十還要搞離家出走啊!

她就是那種從小就被保護特別好的小孩,從小上學放學一直家長尾隨,直到去外地上大學,只要有男同學打個電話來,她爸媽就如臨大敵。

初中第一次收到情書,被爸媽發(fā)現(xiàn),要很有儀式感地讓這個女孩在他們目光中燒掉,并且打電話給那個男孩子非常嚴肅地說,你以后不要再騷擾我了,你這種做法很無恥。說這句話的時候,女孩反而覺得自己是最無恥的。

于是她學會寫日記,回憶起來,從來沒有和爸媽交心過。就算日記本也留在學校,上了鎖。有次開家長會,被她媽媽看到,直接把日記本拿回來扔到桌上讓她打開。她借口回房間拿鑰匙。帶走日記本,大哭了一場。像燒掉那個男孩寫來的情書一樣,把有關自己青春期最隱秘的記憶,一頁頁燒掉了。

還不到十七歲的她,就明白了一件事,或許成為親人是沒辦法的選擇,但是她的爸爸媽媽應該就是一輩子“最熟悉的陌生人”了。

后來到了大學他爸媽又催著她談戀愛,當時她都快氣死了,說我從小到大被你們管著連跟男生說話都結(jié)巴,你讓我現(xiàn)在去哪給你談個戀愛啊。

她跟我們講人生中超羞愧的一幕,是她直到中學出去軍訓,才第一次自己洗內(nèi)褲,而且完全不會洗。

所以她從大學來到上海,就發(fā)誓再也不會回到原生家庭的牢籠里,并且要完全擺脫那種父母安排的人生??墒菨u漸的,她發(fā)現(xiàn)改變太難,抽煙喝酒紋身也不能改變她是一個好女孩。

裙子稍微短一點就覺得全世界在看著自己,路邊吃個麻辣燙也得把每個肉聞一遍是不是新鮮,本來超女權(quán)看到別人婚姻就惡心的人,現(xiàn)在卻也在周末早上戴著個大墨鏡偷偷去逛相親角,每次見到我都說快幫我介紹一個靠譜的男人。

那天離家出走,就是她爸媽來上海短住,一周相處已經(jīng)到了她的極限,受不了了跑到我家。

可是你們知道,之后發(fā)生了什么。

凌晨四點她起來上廁所,發(fā)現(xiàn)我還對著電腦,她特戲劇性地尖叫一聲,天啊!跑過來跟我講了半個鐘頭熬夜死得快理論。估計要是她知道我家路由器在哪兒肯定給我拔了。

我在她的注視下爬上床實在受不了了,跟她說,你就是另一個你媽,可我不是你閨女,天一亮你就給我滾回去和你爸媽繼續(xù)戰(zhàn)斗,別來煩我。

4

要說起我的原生家庭,可能又是另外一個極端,從我爸媽現(xiàn)在的時髦度還能秒殺一眾二十來歲的小青年,頂著比實際年齡年輕十多歲的臉,保持很好的身材,還都奮斗在工作崗位第一線,種種跡象,完全詮釋了什么叫把精力都花在自己身上的人生。

我爸媽對我的管理幾乎為零,爸媽是醫(yī)生工作比較忙,當然工作忙不代表沒有業(yè)余時間,業(yè)余時間也幾乎全部花在自己身上。

我爸會去喝酒旅游運動,我媽會去看劇買衣服做造型。我小學的時候很多作業(yè)都是從酒桌旁邊寫完的,也沒有什么爸媽帶去公園的印象,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跟我媽去逛街,可以從早上九點商場開門逛到晚上九點商場打烊。

可以說我的所有業(yè)余活動,都是和同齡人一起開發(fā)的,小時候就去大院里找小朋友玩,長大了就和同學騎自行車出去玩,如果有朋友到家里,爸媽也可以全程忙自己的事情,絕對不會出現(xiàn)其他家長熱情忙碌,端茶倒水炒菜聊天的情景。這可能是對我成長比較好的部分。

很多家長對孩子學習的操心,我爸媽更是沒有。我媽自己學習都顧不過來(現(xiàn)在還買了那種線上英語教程天天跟電腦對話……),在我爸的認知中世界上沒有令人痛苦需要復習的考試(他自己確實是應對考試很輕松的人)。

他們只會對我不盡如人意的成績,報以同情。

有幾次數(shù)學物理我只考了三四十分,我爸一直記在心里,到了快高考的時候他還很誠懇建議我去新東方學廚師或者干脆去學打高爾夫。對于我考了名校也好,上了一本也罷,或者偶爾有個好的名次,他們的反應也都很冷漠。

中考時我媽去考場接我,回來吃飯的時候跟說一個什么聞所未聞的新聞一樣,說一個老太太講只要孫子考上高中就把房子全留給他,還引起了周圍很多家長的回應。“怎么可能有人連高中都考不上!”這是她的原話。

完全自由選擇的環(huán)境,帶來的就全是好的嗎?

也并不是。

對于我個人來說,最令人傷感的一個影響大概是,我在很多需要幫助的時候,感覺孤立無援。

就算已經(jīng)長大的我,常常還是會心疼那個成長過程中,一次次茫然無助的自己。

一個人去很遠的地方考試,覺得成績不理想,坐在那個完全陌生的學校里大哭,哭完才敢回家。

上學放學,大雪天里,幾乎所有同學都被家長接走,而小小的我要一個人背著書包,在空蕩蕩的馬路上走回家。

每次拿到一張需要報考學?;蛘咛顚懼驹傅目瞻妆砀?,我內(nèi)心很羨慕那些皺著眉說我爸媽偏讓我填哪兒哪兒的同學。

在充滿著庇護和安全感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小孩,也有好的地方。就是再難走的境地里,他們都相信會有人幫助他們,事實上也是這樣的。而我呢,另一個極端,在再穩(wěn)妥的環(huán)境里,我都能一眼看到終點,各種居安思危。

于是我性格中糟糕的部分,是不太擅長建立長久的親密關系,也對集體生存很不適應。

說真的,很多和人相處的方式,是直到今年結(jié)婚后我才慢慢學習的。

當我和周生一起待了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半個月,我就開始每天處于崩潰狀態(tài),他都感覺到詫異。

我也實在找不到詞語來描述,我真的不是討厭你,也不是不愛你,我就是在這種親密關系中堅持不下去了。

畢竟從小到大,我都理所應當?shù)莫毩⑦x擇,做決定,安排時間。并且默認人和人之間的勾連是有限的,不持久的,個體的獨立性才是永恒的。所以有時我顯得很自私,當我對某個人產(chǎn)生依賴感的時候,我都會發(fā)自內(nèi)心感覺恐懼。

5

你看,誰能擺脫呢?我們不是也漸漸成為了像我們父母那樣,無法將關系營造得熱氣騰騰那種人了嗎?

這樣說不知道會不會讓爸媽傷心,我們走了那么那么遠的路,很多時候就是為了變成和他們不一樣的人。

如果我有了小孩,會成為什么樣的媽媽。我從來沒想過。只有一點我是知道的,我一定不會成為那種理想中的媽媽。

我或許會像所有的大人一樣,忘記成長過程,變成一個曾經(jīng)無數(shù)次被重復的龜毛媽媽也可能是冷漠媽媽,或許會把自己完成不了的理想讓小孩實現(xiàn),會對他的選擇大驚小怪,也可能會對他鄙視多于驕傲,讓小孩心里默默恨我,想要打敗我。

我唯一知道的事是,一個媽媽的誕生,就是再讓一個小孩,發(fā)誓勵志,改變命運,不要變成媽媽那樣的人。

當然,每個原生家庭的壞處以外,總有些發(fā)光的地方。

就好比,我在中午醒來,看到桌上離家出走的朋友做好的豐盛早餐,一邊吃著培根一邊看著她寫下的紙條:“抱歉,我以后會更進步的?!?/p>

想到我們可以成為朋友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生來破碎,才去羨慕和交往,獨立和依賴,我們總是嫉妒著別人,模仿著他們身上,原生家庭無法給予我們的東西。

于是,才有了新的自己,有了朋友戀人,都是為了那些平行空間里的圓滿。

只能這樣了,帶著每個家庭給我們的傷痕去找創(chuàng)可貼,也帶著每個家庭給我們的小火苗去擁抱那些和我們一樣,一樣不完整也不可能變成完整的人類吧。

來源:銀河系會玩


回應11 舉報
收藏2
7年前
真正獨立成熟的人不會總把原生家庭掛在嘴上。成年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沒道理讓原生家庭無限期背鍋。即使可能有烙印,每個人所受的教育和在社會上所經(jīng)歷的磨練,也應使他有足夠強大的力量去克服所謂原生家庭帶來的不良影響。
7年前
我們總想不同于父母,但是很多時候會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繼承了父母
7年前
我們生來破碎…
7年前
也許并沒有想過成為和父母不同的人,只是想要改掉他們身上施加給自己的不好的那部分影響,但也不拒絕承認好的那部分。
7年前
其實最終我們變成了父母的樣子,只是不同的呈現(xiàn)形式!
7年前
是的,其實都有煩惱都有幸福,擺正心態(tài)就好
7年前
可能都是天生的看到那些不足的地方,想要去改變,想要變得更好。總覺得沒有的都是最好的,其實也應該看看自己已經(jīng)擁有的好的東西
7年前
我家就經(jīng)常說,如果我以后有孩子了,不會像你一樣兇他,打他??
7年前
呵呵,有個女兒后,才開始發(fā)覺我和我媽一樣
7年前
曾經(jīng)也把對生活的不滿歸因于原生家庭,現(xiàn)在慢慢懂得自己才是那個承擔者。
更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