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的家,他們一住就是50年,不是面積大才叫豪宅

2018-11-29 21:13 轉載 · 圖片35

文/家的要素

1966年,建筑師東孝光在東京澀谷區(qū),

設計了一棟自宅“塔之家”,

在日本,這棟房子的知名度,

甚至超越了安藤忠雄的代表作“住吉的長屋”,

可以說是日本超小戶型住宅的典型代表,

留名建筑史的經(jīng)典建筑。

只有20平米的建筑用地上,
 

東孝光用清水混凝土建起了一個,

地下一層,地上5層,三角形的塔狀建筑。

這棟房子外觀極其前衛(wèi),

實在令人難以想象,

一家人在這建筑里頭該如何生活。



房子極小,一層的基底面積只有12平米,

整棟建筑里一扇門都沒有,

就連浴室、洗手間也只是拉個簾子,
 

開闊的空間設計和巧妙的視線遮蔽,

完全不會給人以狹窄的印象。

東孝光巧妙地運用“一層一室”的概念,

地下室作為儲物間,

1樓玄關兼車庫,

2樓客廳與廚房,

3樓衛(wèi)生間與浴室,

4樓臥室,

5樓兒童房。

將一家人的生活空間合理安排,

三口之家,在這12平米中,一住就是50年。

三年前,東孝光先生過世,如今女兒東利惠——東環(huán)境·建筑研究所所長繼續(xù)生活在塔之家。


“塔之家”,在今年4月份被認定為東京都歷史保護建筑。至今每年都有建筑學習團會定期來參觀這棟房子。

而它現(xiàn)在的主人,是建筑師東孝光的女兒東利惠,也是一位知名建筑師,全世界范圍內(nèi)被大家所熟知的日本頂級度假村品牌“虹夕諾雅”,就是東利惠的設計。

東利惠從6歲開始就住在“塔之家”,大學畢業(yè)去美國留學,是她第一次離開這個家,在她的概念里,父親的“前衛(wèi)”才是普通,而真正的普通公寓對她來說,充滿著無趣與不解,以至于她剛去美國的時候,相比念書,更忙碌的是為自己找個合適的家。

為什么一定要住在方正四邊形的空間里?這個標準從哪兒來?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好住宅呢?

東利惠與父親東孝光

剛搬進“塔之家”時,東利惠與父母的全家福

我父親東孝光,是上世紀60年代最早一批出現(xiàn)的“住宅建筑師”。同時期的筱原一男、山下和正,包括后來的安藤忠雄先生,都是以設計小住宅而成名的。

父親一直憧憬能走路回來吃飯,然后走著去上班的生活,他希望工作地點和家,是靠走路就能到達的距離。
 

那時候他剛從大阪來東京負責新宿西口廣場項目,每天都利用午休時間,騎著自行車出去看土地,最終找到了青山這塊地。

“塔之家”是我父親的第一個建筑項目,1966年“塔之家”建成后,媒體蜂擁報道。在那個年代,周圍還都是平地和農(nóng)田,這個家的確足夠吸引人,很快父親就辭職獨立了。


這個家建筑占地面積有約20平米。

作為房間使用的建筑主體占地面積只有12平米。

是一棟地下一層,地上5層的建筑。采用了“一層一室”的概念。

地下一層是倉庫,一樓是車庫。
 

我父親很喜歡開車,他負責新宿西口工程的時候還沒有新干線,都是自己開車來回大阪和東京。


二樓是客廳、餐廳和廚房。

我們一家三口每天的日常就是坐在這個沙發(fā)上看看電視,繞著這個餐桌吃飯。我母親一般都在這里做飯,她總說這里能做飯,還能看外面風景,真好。

三樓是通風口、衛(wèi)生間、浴室和洗臉臺。

塔之家一扇門都沒有,衛(wèi)浴部分也是用窗簾隔開的。
 

這個廊檐,是往里包的形狀,是為了保護隱私才建的。隨著時代變化,這里擺放的裝飾品,總是在變。我還是孩子的時候經(jīng)常坐在這里玩。
 

四樓是主臥。
 

三個人住的時候是我父母的房間,三年前父親去世,后來母親身體也不好,就主動搬去了養(yǎng)老院。

現(xiàn)在這里是我的臥室,天氣好的日子,拉開窗簾陽光會全部灑在屋子里,我經(jīng)常在這里看書。


五樓是兒童房和陽臺。

小時候,我就在這張桌子前邊看星空邊寫作業(yè)。我母親也會在外面的陽臺上種植物。
 

對于我來說“塔之家”承載了我和父母所有的生活點滴,就像是家人一樣的存在。
 

“塔之家”一扇門都沒有,但住起來并沒有不方便。正因為如此,我從小和父母之間都互相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和尊重。
 

比如說我母親要來陽臺曬衣服了,就能聽到“咚咚咚”的腳步聲,我就知道她要上來了;有客人來家里,或者我父母在樓下看電視,聲音太吵,我就會朝樓下吼“聲音小點”;飯做好了,會喊“飯好了”,其實我在樓上都能聞到飯菜香。

藝術家野口勇的燈籠、柬埔寨內(nèi)戰(zhàn)前大吳哥石壁的拓片

美國學生在街對面花了三天畫的“塔之家”素描

墻上掛著的是東利惠大學畢業(yè)作品模型

母親的家用小妙招 掛衣服的掛鉤


“塔之家”的厲害之處就在于人身處室內(nèi),完全不會覺得壓抑,狹小。

整個室內(nèi)空間通過吹拔(通高的類似天井的空間)、樓梯連為一體,房間內(nèi)完全沒有隔斷,樓層之間是躍層相連,上下兩層挑空,使僅僅12平米的室內(nèi)空間,開闊、敞亮,空間感十足。

朝南的方向做了一些開口,視線透過開口建造的窗戶能看到不同方向。

上樓的時候隨著樓梯不斷旋轉,風景也不斷映入眼簾。

還有一點比較幸運的,“塔之家”建成之后這路邊修了林蔭道,春夏秋三個季節(jié)樹葉生長茂盛,而一到冬天,樹枝全部被修剪掉,陽光會灑進來。
 

也就是說,“塔之家”是從內(nèi)部就能感知四季,并且有享受空間的一座建筑,舒服極了。


“塔之家”至今50多年了,除了水龍頭換過新的,家用電器隨著時代有在更新之外,其他什么都沒有改變。

我希望大家能理解物理空間上的大小和實際感知上的大小是不一樣的。因為空間感是不能直接換算成數(shù)字的,所以對于房子不能只著眼于“平方數(shù)”。

不是只要花錢就一定能建成很好的房子。最重要的是知道錢該怎么花,好的住宅是需要動腦子的。

如果在一個房子里住50年就會知道設施、家電和家具這些是可以隨便換的,但是實際的占地面積,基礎空間規(guī)劃是沒辦法改變。

所以不管你做什么樣的裝修,只要在前期充分利用好空間,接下來的好幾十年都可以輕松享受這個家。

父親說過,只要住在城市里,家里就不需要滿足所有的機能。“塔之家”的旁邊就有咖啡館、公園、美術館、便利店超市,按父親的話說,整個城市都是“塔之家”的庭院。

想寫東西,畫手稿但是沒有書房,那就去咖啡館坐坐;家里太小沒法放很多書,就去旁邊的圖書館看;如果家里冰箱小,那就每天出門買菜,還能買到最新鮮的食材。

住在城市里,隨時能感受城市因時代變化而帶來的改變和新鮮感。這就是所謂的都市生活。

東利惠和父親一起完成的項目——大原工作室  攝/栗原宏光

東利惠設計的虹夕諾雅 富士  攝/Nacasa &Partners

直到25歲去美國留學前,我都住在這個家里,回來后在大平層住過一段時間,還是不習慣,最終還是搬回來住。

雖然和父親經(jīng)常會吵架,但打從心底我是非常敬佩他的,和他一起共事也讓我學到了很多。

同樣身為建筑師,在“塔之家”的生活環(huán)境中,父親巧妙地將這個建筑所存在的狹窄、無私密的缺陷逐漸轉換成了特色和優(yōu)勢,使這座建筑不僅沒有成為“問題之作”,反而成為了“名作”。

無論誰看到這樣的住宅建筑時,都會產(chǎn)生一探究竟的愿望,這就是建筑師的成功之處吧。

文章轉載自:家的要素


回應8 舉報
贊6
收藏12
6年前
??????我還以為真12平。。。
6年前
感情摩天大樓也只能算一樓面積??
6年前
這個以前看過,以為是近幾年的作品呢
6年前
關鍵有一塊地,無論大小,有地基之后啥高樓都有了。
6年前
他們家有人睡覺打呼嚕嗎?
6年前
有點偷換概念,實際那么多層??
4年前
只要住在城市里,家里就不需要滿足所有的機能?!八摇钡呐赃吘陀锌Х瑞^、公園...
美媽,經(jīng)典少年游詩詞曲轉不?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