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迪克銀獎《陶工戴夫》繪本賞析

2020
2015
2019-8-16 12:51 原創(chuàng) · 圖片30



陶工戴夫擁有多重身份,藝術(shù)家,詩人,奴隸,封面上的戴夫聳肩斜身埋頭雕琢陶罐,凝神,專注,顧不上抬眼和讀者做任何交流,他身后的貨架上擺滿了或瘦長或圓滾或單耳或敞口的各式陶罐,我和娃子在CALDECOTT HONOR BOOK 銀獎?wù)律戏磸?fù)觸摸了幾遍才翻開前環(huán)襯。


陶泥的深棕色,厚重,沉穩(wěn),凝滯,壓抑。

扉頁一雙黑色大手撫摸放在潔白制陶轉(zhuǎn)盤上的陶坯,一段傳奇故事即將因此開啟。

在我們看來

這僅僅是泥土

是腳下踩踏的土地

捧起一把泥沙

會從指縫間沙沙滑下

戴夫和這些泥沙有特殊的情感聯(lián)結(jié),他單膝跪地,姿勢謙卑,如捧珍寶,背景是清澈的湖畔和清亮的天空,統(tǒng)一著裝的工人如一人幻化的分身,單調(diào)勞作。

下雨的日子里

大量雨水漫過

涼涼的,黏黏的

是泥團的樂園

但在戴夫眼中

這是陶土

平淡無奇,卻是構(gòu)成

整個生命的基礎(chǔ)

他是一個奴隸

生活在兩百多年前

窗內(nèi),老人花白的長胡須,低垂的眼鏡,儼然一位智者,窗外戴夫還未穿上陶工的制服(圍裙),他的表情和身體動作正在講述與陶工師傅的相遇,與陶泥的邂逅。

在我們看來

這只是一只陶罐

圓圓的,高高的

正好可以裝玻璃彈子

也適合插上新采的鮮花

但在戴夫眼中

這只陶罐

足以貯存一季收割的谷糧

還能載滿回憶

這個跨頁隱喻很深,遠景是陰沉的天空和大海,白色帆船即將到達一道光暈,近景是釉面斑駁的陶罐里面裝滿谷糧,水和陶罐是本書反復(fù)出現(xiàn)的元素,水象征了自由,此時水的色彩是黑暗的,預(yù)示自由無望,陶罐是戴夫生命的一部分,陶罐是寄托,是載體,帆船是信念,光暈象征無望中的希望。

塵土飛揚中

人們開始勞作

將凝結(jié)成塊的陶土

放進攪拌機里碾碎

再用手推車

運往戴夫的陶輪

背景的木房子上有隱藏的字母拼成了LIVE, LIFE ,屋前站立的馬象陶泥做的,而下一頁窗外的馬卻很真實,女工也是同一姿勢,同一著裝,同一模樣,沒有自我。

這根扁平的木棍

大得可以當(dāng)成船槳

劃過遼闊的大西洋

戴夫卻用它攪拌陶土

和著從大馬河運來的水

使之潮濕、緊湊、厚重

雖然我對黑人奴隸的歷史不甚了解,但是出現(xiàn)在書中的大西洋、大馬河和之后出現(xiàn)的一份地圖都指向了黑人奴隸被販賣的航道,他們終其一生辛苦勞作只為盼來一張橫跨大西洋的船票回到非洲的家。

(揉捏)

這大團的陶泥

有時重達六十磅

只有戴夫知道

該怎樣來摔打

怎樣揉捏和拉制

這頁的焦點有兩處,一處在戴夫雙手和陶泥間,一處在室外遠方,遠景的延伸增加了景深,有意無意引人向往。60磅大約是54.4斤,僅憑雙手來揉捏摔打是極其不易的,戴夫做到了。

(背坐圖)

戴夫踩著陶輪

蹬得越來越快

好象狂歡節(jié)上的

幸運大轉(zhuǎn)盤

這頁是本書的核心部分,封底也選用了此頁,在其他頁的取景角度里,戴夫一直背光,光源從他的身后打過來,此頁中,光源自戴夫頭頂灑落,更好似由戴夫身體發(fā)出的,跟孩子討論時,我問他,你覺得戴夫喜歡他的工作嗎?他的日子過的辛苦,單調(diào),乏味,可他竟然把自己的工作想象成好似在游樂場里暢游!這部分細節(jié)也很關(guān)鍵,左上角赫然懸掛著一副鐵鏈枷鎖靠貨架的墻壁上有如信紙上的文字,根據(jù)部分顯露的字母可以拼出Friends meeting, Never come again ?背身的姿勢也表明,他的自我封閉和不被理解。

(四連圖)

戴夫的手

深埋在泥土中

拉出一個罐子的形狀

一個拉伸頁,4個逐漸放大的分鏡圖,拉坯,塑型,我和娃子也會找個東西比劃試試,第三四個分鏡圖影象是重疊的,表現(xiàn)了時間的連續(xù)性,和動作的連貫性。

(同封面)

象一個

魔術(shù)師

從帽子里

提起

一只

兔子

他粗暴的拇指

插進陶坯中央

抵住內(nèi)壁

另外幾根手指扶著內(nèi)壁

逐漸放大的圖片和文字相輔相成,重在突出戴夫的制陶技藝,此頁和封面是同一畫面。不過背景不同,戴夫身后是一個放大了的竹筐,里面有光,卻不能穿透網(wǎng)孔射出來,似乎被竹筐牢牢罩住。

(直視圖)

陶輪轉(zhuǎn)了一圈

又一圈

陶坯的外壁漸漸鼓起來

好象一只知更鳥

驕傲蓬起的胸脯——

但罐體不能太大

否則那過分的重量

會把自己壓垮

這是戴夫和讀者的唯一一個眼神交流,是非常堅定的直視,戴夫和陶罐仿佛已經(jīng)融為一體。知更鳥的寓意是夢想。

(擁抱圖)

陶坯鼓得很大

戴夫再也無法

張開強健的臂膀抱住它

如果他爬進去

蜷縮成一團

或許就能從那里

得到一個擁抱吧

我讓娃子觀察戴夫的表情,說說他的感受,他看起來很滿足,他閉著眼睛在笑,他看起來很享受,他感到自己擁抱住了自己的妻子,孩子,父母,親人,朋友,這些人的臉出現(xiàn)在他身后的大樹上,他閉著眼睛是在傳神吧,是用思想交流想法吧。

(搓條圖)

直到這時

他才停下陶輪

用布滿老繭的干燥手掌

把陶泥搓成長條

背景是奴隸的田間勞作,他們相比制陶的工作更加辛苦,戴夫的臉是扭曲的,他的心中有怨恨。

從1520年到1863年,300多年間1200萬黑人奴隸由歐洲人從非洲掠到美洲,200多萬黑人死于運輸途中,作為奴隸,他們沒有人權(quán),沒有自由,象物品被任意處置,殺害,不勞作時被戴上鐵鏈枷鎖限制活動,生活得相當(dāng)悲慘。

(甕)

戴夫把泥條

一圈一圈地盤在

半圓形的陶坯上

再用手指蘸上泥漿

抹在泥條邊沿

讓他們平滑地粘在一起

他用腳跟不停地蹬踏

讓陶輪持續(xù)地旋轉(zhuǎn)

一個俯視圖,陶罐之大,令人稱奇,我聯(lián)想到中國的一種器皿“甕”,上古有為土陶者,藝佳,做大容器,稱之甕,其祖制后裔以甕為姓,此為甕姓的由來。

(斜視圖)

陶罐聳立

沿口挺直

正是戴夫預(yù)期的模樣

在生料放上陶輪之前

心中已構(gòu)思出輪廓

濺在墻上的泥漿印象釋放的光芒,戴夫形象更顯高大,制陶成就了戴夫,此時的戴夫是驕傲的有尊嚴的人類。

(搗灰)

等待陶土晾干的同時

戴夫用力把草木灰

與石灰搗在一起

混合成玻璃狀的涂層

那是棕色的釉面

可以經(jīng)受住時間的考驗

一邊敘說著制陶的工序,一邊也是在講述自己的命運,遠處的爐窯,冒出一從一從濃煙。

(刻字)

在陶罐干透之前

戴夫用一根小棍

銘刻下幾行詩句

讓我們在今天知道

他曾經(jīng)生活在那里:

“我想知道,

我的親人被賣去了哪里

愿每個人,每個民族——相親相愛”。

在書末,戴夫?qū)懴碌脑娋?,觸動人心,思緒久久不能平靜。






我喜歡這本書還有一個原因,因為他是寫給我的,內(nèi)文最后一個內(nèi)頁作者寫下:我把這本書獻給所有的藝術(shù)家,和所有喜歡圖畫書的人。因為這個故事講述了人類的精神、藝術(shù)和真理的力量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束縛和壓制的。我就是喜歡圖畫書的那個人。

延伸閱讀

《自由的蘋果》

《我有一個夢想》

《阿兔的小瓷碗》


回應(yīng)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Miga   An
Miga An
2020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