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少媽
2015
發(fā)布于 2018-06-12 · 圖片1
這是我昨天寫的關于孩子打人的文章??梢钥纯磁?。

當媽了就是操心的命。

寶寶出門被人欺負發(fā)愁,擔心他太沒有反抗精神。

可是自家娃太霸道了也發(fā)愁,相比那些被人撓了只會哇哇大哭的寶寶,和小朋友相處的時候時不時來一爪子,或者無緣無故的上去給小朋友一巴掌,要么看到別人的玩具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劈頭蓋臉搶過來,這樣一個“霸道”寶寶,當媽的不僅操心,還有尷尬。

挺可愛的寶寶,突然有一天開始打人、抓人、咬人、推人,不管怎么制止,怎么勸說都不行,嚷他甚至揍他結果還是屢教不改甚至變本加厲,看到自家的寶寶讓別的家長躲著走,當媽的心真是又著急又無奈。

經(jīng)常有媽媽跟我說:康少媽我真的沒招了,我家這個為什么就這么愛“招”別人呢?爸爸媽媽也是本本分分的老實人,怎么就養(yǎng)了一個“暴力”小寶寶?別的媽媽都帶著孩子躲著他,真擔心他交不到好朋友。

今天康少媽就把寶寶愛打人的原因來個大起底,媽媽們快來看看吧!

原因一:模仿家長的行為。
?
從行為分析的角度來看,我們的小寶寶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行為庫存,從出生開始,我們小寶寶的行為庫存開始建立。學習、模仿、自我創(chuàng)造是寶寶豐富自己行為庫存的主要方式,有了自己的行為庫,寶寶會根據(jù)實際情況自動調取行為庫里現(xiàn)有模式直接套用。就和見面打招呼一樣,寶寶會根據(jù)媽媽的動作模仿擺手,打人咬人這種行為,一開始添加到寶寶的行為庫里的時候,往往是也從模仿開始的。

康少小朋友八九個月的時候,曾經(jīng)也有過一段時間突然變得特別愛打人,和康少媽玩的好好的,突然就給我一巴掌,拍完他也沒什么反應,繼續(xù)玩他的玩具。而且最有意思的是,康少的這個問題行為是階段性出現(xiàn)的,一陣比較嚴重,過一陣子癥狀又不是那么明顯了。

康少媽想了好久,終于找到了康少出現(xiàn)打人行為的原因,他每次打人打的比較頻繁的時候都是康少爸出差回來,等康少爸出差走了,打人的行為就減弱了。

康少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行為原因就是模仿??瞪賸尯涂瞪侔至奶斓臅r候有一個小動作,比如叫康少爸干活兒,我如果在他身邊,我會拍他一下再跟他說話,拍他一下這個行為,在康少媽這里的目的是引起康少爸的注意??瞪倏炊嗔税职謰寢尩臏贤J?,也學會了說話之前拍一下。在他的概念里,如果要和人說話,就需要先打一下。

模仿一個行為并添加到寶寶自己的行為庫存里,當寶寶和別人相處的時候,也會不自主的調動這種模式。他會把自己看到的學到的直接拿來使用,寶寶理解不了爸爸媽媽拍來拍去是一種輔助溝通方式,他只會專一的模仿動作,孩子手上沒輕沒重自然就成了成人眼里的“打人”的孩子。

原因二:錯誤的行為模式

看完原因一會有媽媽質疑說,我家沒有人有拍拍打打的習慣,平時家里長輩之間溝通方式也很健康,可孩子出門以后和小朋友玩的時候經(jīng)常抓撓別的寶寶。這是什么原因呢?

這樣的寶寶康少媽遇到的也很多,跟寶媽溝通的時候,追根溯源往往都有一個相似的起始原因。

寶寶第一次出現(xiàn)打人行為的時候,常常起始于家里長輩特別是爺爺奶奶跟孩子開的小玩笑。

看到孩子柔柔嫩嫩的,小手白白凈凈的特別可愛,奶奶忍不住拿著寶寶的小手玩,一會兒捉著小手拍拍奶奶的嘴巴,一會兒拍拍奶奶的臉,兩個人玩的特別開心,慢慢的寶寶會總結出一條行為模式:當自己拍打奶奶的時候,奶奶就好開心,拍的越響,奶奶笑的聲音越大。

有過幾次經(jīng)驗以后,寶寶會錯誤的認為:用手拍打對方就是我喜歡你的意思。打人這種行為成了寶寶表示好感的方式。和別的小朋友相處時,玩的開心高興了,寶寶想對另一個小朋友表達自己的喜歡,他會直接調用行為庫里表達喜歡的方式——給對方一巴掌。這就是為什么有的寶寶和別的小寶寶玩的挺開心,突然給人家來一爪子的原因。

同樣的,很多孩子抓人咬人也是這個原因,有的媽媽太喜歡孩子,經(jīng)常抱著寶寶輕輕的咬一咬他的小肉肉,媽媽會控制力度,可孩子學會了用到別的小朋友身上的時候,就不知道控制了。

原因三:過度的自我保護

有一種寶寶,和小朋友相處的時候玩好好的沒事,可千萬不能惹到他,如果小朋友稍稍有一點點侵犯到他,他就會爆發(fā)激烈的反抗,追著對方不依不饒。

這種“小心眼”寶寶又是什么原因呢?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孩子闖禍以后的思考,隱藏在事件背后的道理不是每個媽媽都能搞明白的》里,康少媽曾經(jīng)提到過,寶寶做出過度反抗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寶寶行為庫存的匱乏。

每個人都有自我保護機制,遇到別人侵犯的時候,我們成人會根據(jù)對方侵犯的大小來做出相應的反饋,別人不小心碰了我一下,對方?jīng)]有說對不起,我們笑笑不在意也就過去了,別人無緣無故給我一巴掌,我們肯定會反抗回去。我們的行為庫里有足夠的經(jīng)驗讓我們判斷出,哪種反應是恰當?shù)模姆N是不合適的。

可小寶寶們不行,他們的行為庫存里沒有足夠的經(jīng)驗應付這些情況的發(fā)生,手里玩具被搶了,和玩具被別的小朋友碰了一下,本需要不同應對模式,但孩子的行為庫中只有一種模式可以使用,如果寶寶的行為庫里恰恰有曾經(jīng)因為打人而成功達到目的的經(jīng)驗,那孩子就會直接調用這個模式。最后直觀的結果就是,別的小朋友不小心碰了寶寶一下,寶寶一巴掌撓了回去。

原則四:錯誤的情緒發(fā)泄

還有一種寶寶,脾氣特別不好,暴躁型人格,只要有一點點不如意就對家人或者別的小朋友又打又抓,哪怕家人和小朋友根本沒有惹到他。

這種就屬于遷怒。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喜怒哀樂作為最基礎的情緒,這都是正常的,孩子也一樣,生氣了心情不好了,發(fā)發(fā)脾氣賭賭氣再自然不過。

可是什么事情都有一個度。

如果孩子習慣性的遷怒別人,就是這個度沒把握好。

比如這樣一個案例,一個兩歲多的小男孩,跟著媽媽去超市買東西,看到別的小朋友吃棒棒糖,他也想吃,可是媽媽不同意給他買,他大哭大鬧以后看媽媽還是沒有同意,怒氣升級,跑到那個正在吃棒棒糖的小朋友身邊,把小朋友推了一個大跟頭。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遷怒別人的案例。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候,他不知道該如何發(fā)泄情緒,直接把情緒發(fā)泄給不相干的人身上,也是一些寶寶出現(xiàn)暴力行為的原因。

0-3歲的孩子出現(xiàn)頻繁打人的原因有很多,但撥開表面看根源,基本上可以歸結為這四類,前兩類從孩子主觀觀念來看,他們理解的“打人”和正常的普通主流觀念的“打人”不同,他們的“打人”不等于欺負別人。他們把“打人”行為當成了正常行為。

后兩類暴力型孩子,他們明白打人行為的本質,知道這個行為本身的真正含義。他們用這種方式維護自己利益和發(fā)泄自己的情緒。孩子錯在了應對行為失當,而失當?shù)脑蚴呛⒆拥男袨閹齑胬餂]有更合適的行為模式拿來使用。

長長長的一篇文章看完了,不知道有沒有get到今天的重點呢?

如果你的孩子沒有這類問題行為,可以防微杜漸,親子互動過程中可以好好留心一下有沒有踩雷。

那些已經(jīng)出現(xiàn)問題行為的寶貝,又該怎么幫孩子糾正呢?

今天就賣個關子,我們下期好好說一說:寶寶打人這個問題行為該怎么糾正,可以做到既有效又不影響親子關系。

原文發(fā)表于公眾號:康少媽愛康少。一個關注0-3歲寶寶問題行為的公眾號。感興趣可以看一看。
回應 舉報
贊7
收藏4

推薦閱讀

7歲
想法
我之前看過一本書是講關于這個問題的,就是寶寶打了我,要不要打回去。這里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當孩子出現(xiàn)打人這種情況時,要立即制止并告訴他,打別人是很疼的,然后對寶寶說這樣是不對的并告訴寶寶如何去做。要抓著寶寶的小手示范,什么是輕輕的摸。然后讓寶寶摸摸剛才的動作。

小熊寶寶
11歲
想法
我們沒有經(jīng)過過愛動手打人的階段,但男孩子比較皮,喜歡打打鬧鬧倒是真的。不過好像在書上看到過,有些孩子并不是想打人,而是表示喜歡你想要和你玩的一種方式,還不善口頭表達,所以直接行動表現(xiàn)。另外要注意家里有沒有習慣性用打(屁股、手心)這樣的懲罰方式,孩子也是要學的,哪怕打的并不疼。遇到這種情況,還是溫柔地拉回他的手,教他怎樣和小朋友打招呼為宜。
12歲
想法
我家孩子沒有這個時期,但周圍有小朋友有過。有好幾種情況,一種是他對于表達友情的拍和不太友善的打沒分清,其實是表達好感的,但別的小朋友被打哭了。一種是嘴沒跟上腦子,表達不出來就動手了。還有一種是那一段接觸暴力多,模仿。家長不要太焦慮,但最好搞清他是哪種情況,分情況誘導。
肯定是有的,基本上在一歲多就有這種情況發(fā)生,搶玩具,這是自我意識的萌芽,我目前也在學習正面管教的課程,線下課程比較貴,沒有打算去學,所以在淘寶買了本書準備開始自己學習,管教不僅僅是管教孩子,其實是管理我們大人的情緒。
康少媽
康少媽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