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RAZ&牛津樹的作用?

2022-9-22 17:28 原創(chuàng) · 圖片8

今天用這篇文章來解釋一類我常常被“質問”的問題:

為什么你的預備期課程里沒有牛津樹?

為什么RAZ E級以上的書你不用了?

為什么你不用紅火箭?

為什么你不用……

我就不明白了,我為什么要用到所有的流行材料?為什么每套材料都要從頭用到尾?

現在不是二三十年前資源匱乏的年代,一本新概念顛來倒去翻到爛,要一字不差地背下來、默寫下來。

現在是信息、資源過剩的年代,哪個家長的網盤里不躺著幾十個G的資料。僅僅因為這些資料“存在”,或者“流行”,就要讓孩子跟著從頭到尾學下來嗎?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過,現在已經經歷過了天賦紅利時代和努力紅利時代,來到了策略紅利時代。對學習資料的精挑細選,讓每一套、甚至每一本資料發(fā)揮它的最大效用,也是一種微觀層面上的策略。

我們就以RAZ和牛津樹這兩套書為例,分別講講如何在孩子的不同學習階段讓每本書的效用最大化。

RAZ的aa級-B級,最好的用法無疑是背單詞+操練最最基礎的句型。在這三個級別當中,全本出現大量生僻單詞的概率是很小的,如果偶有遇到,跳過即可。

E級,常用的單詞和基礎句型已經積累好了。這個階段我建議大家把側重點放在增長知識和對基礎閱讀技能的訓練上。

因為單純的背單詞,是很難讓孩子感興趣、產生正反饋的。如果一本書既練不到閱讀技能,又不能讓孩子獲取有用的新知識,那也大可以跳過。

我們來看幾個C級別的例子。比如這本We Count

通篇都是I/You can count ten + 昆蟲名。這樣一本書讀下來,孩子會有興趣嗎?會有什么收獲嗎(除了知道幾個并不常用的昆蟲名)?看到這樣的書,放行跳過就行。

有些家長可能會說,這個難度的RAZ不都是這樣嗎?學RAZ就要接受它的枯燥呀。

并不是,我們來看另外兩本。比如這本What Is at the Zoo,看上去也在重復基礎句式,單詞上也沒什么新穎之處。但請大家看最后一頁的反轉:

用最后這一頁的內容,我們就可以跟孩子解釋什么叫“滅絕”。滅絕后的動物,不可能再出現在動物園里,我們只能看到它的化石,或者在影視作品中見到它了。

再比如這本How Frogs Grow


孩子從中不僅可以學到小蝌蚪是如何一步一步長成青蛙的,這本書也非常適合用來做排序和復述練習。

重點放在新知和技能上的同時,也能讓孩子學會一些新單詞(比如tadpole和froglet)和新表達(比如get smaller and smaller)。

這才是適合這個階段的孩子的學習資料,RAZ也可以做的很好。

說完RAZ,我們來看看牛津樹。為什么這種看上去很適合小童的“好笑書”,我不建議一開始就給孩子用呢?

因為牛津樹的故事性、趣味性雖然強,但因為語言上不成體系(這個不成體系既包括單詞的出現是獨立、跳躍的,也包括句式太多變)。如果剛入門的孩子真要讀,要么很依賴家長的中文講解,注意力放在故事情節(jié)上,而不去關注英語;要么時間都花在查生詞、弄懂語法上,這樣就把一本“好笑書”弄得毫無趣味性,浪費了這套好資源。

所以,要想最大程度地用好牛津樹,最好是等孩子已經掌握了其中會出現的90%以上的單詞、句式,再來讀。這樣對照圖片、連蒙帶猜,既能學英語,又能享受有趣的故事。比如這本牛津樹第二級的Biff’s Aeroplane

按照單詞的學習順序,我們一般是先名詞后動詞。動詞當中也是先動詞原形,后過去式,更不要說不規(guī)則變位了。而這里一上來就是不規(guī)則動詞的過去式,如果孩子之前沒接觸過,是很容易困惑的。

不規(guī)則動詞+介詞,也是相對復雜的用法。一上來就學這樣的文本會比較吃力。

而如果等已經啟蒙了大半年再來讀這本書,語言不再構成障礙,就可以享受故事本身,并且適當地做一些閱讀練習了。比如這本書,也非常適合用來做排序,或者講述各頁內容之間邏輯關系的練習。

具體怎么給孩子講這本書,給大家示范一下,可長按二維碼免費聽課:

和很多家長的固有觀念相反。最該強調興趣的階段并不是0基礎階段,而應該是孩子能獨立閱讀之后。(所以入門期之后的課要怎么講,我一直沒想好。從理論上來說,入門期之后,孩子應該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地選書了。除非是傳統(tǒng)上細摳語法的那種精讀講法,否則不應該再聽統(tǒng)一的課程來練閱讀了)

而0基礎階段,反而應該老老實實地從單詞、簡單句式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地打好基礎。所以,我們選擇的材料,也應該適合孩子不同階段的學習需求,才能最大化地發(fā)揮各套材料的優(yōu)勢。


回應 舉報
贊1
收藏1

推薦閱讀

秀秀媽英語啟蒙
秀秀媽英語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