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卷時代,我們?yōu)槭裁葱枰锸蟀⒎穑?/h1>

2021-5-25 11:18 原創(chuàng) · 圖片8

在入繪本坑不久,我遇見了李歐·李奧尼的《田鼠阿佛》,喜歡得不得了,于是收齊了所有在國內(nèi)出版的李歐·李奧尼作品。

圖片

這么多年來,讀了許許多多的作品,喜歡的繪本作者也在不斷增加,然而李歐·李奧尼和《田鼠阿佛》依然在我心中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在被問及最愛的繪本作品和最愛的繪本作家時,我腦中首先蹦出的依然是《田鼠阿佛》和李歐·李奧尼。

圖片

我本能地傾心于那些“不切實際”、特立獨行的角色,哪怕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也更愿意關注那些打破常規(guī)、不走尋常路的“異類”。這并不是說我喜歡與眾不同或標新立異,只是在許多特立獨行的個體里,我能看到一種生命哲學,最終可以指向我們現(xiàn)實的生活。

“詩人”和“詩歌”的意義

在《田鼠阿佛》里,別的田鼠都在收集用于過冬的糧食,而阿佛卻專注于采集陽光、顏色和詞語,這個行為太具藝術性了,我很快就喜歡上了這只可愛的小田鼠。

可是有朋友說:要是阿佛能像其他田鼠一樣去收集食物,那么他們就可以有更多的食物,要是其他田鼠也像阿佛一樣去采集陽光、顏色和詞語,那么他們不都得餓死!

圖片

顯然,其他田鼠采集的是物質(zhì)食糧,而阿佛采集的是精神食糧。物質(zhì)食糧是現(xiàn)實的、重要的,而當我們一心只追求看得見的物質(zhì)食糧時,就容易忽略甚至否定精神食糧的重要性。那位朋友的困惑恰恰說明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精神食糧的價值是很容易被忽視的。

生而為人,物質(zhì)和精神缺一不可。事實上,田鼠阿佛沒有參與物質(zhì)食糧的采集,但是他并沒有否定別人的勞動,別的田鼠也同樣肯定了阿佛的工作。兩者并不存在一方要碾壓另一方的意思,因此,上面那位朋友所說的“要是……那么……”是不存在的。

對于有的人來說,精神追求是一種本能,他們很容易理解阿佛的行為,而有的人并不是。田鼠阿佛正是提醒我們,在這個物質(zhì)豐厚的時代,精神食糧遠比我們想象得重要。

圖片

阿佛采集的是陽光、顏色和詞語,給它們換一個名字,我想可以是哲學、藝術和文學這些看似形而上的東西,其實有著非?,F(xiàn)實的意義。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無論你擁有十個面包還是一個面包,現(xiàn)實對你來說從來都不夠理想,無論你擁有多少財富,生活總要面臨一些艱難的抉擇,人生總要經(jīng)歷幾個寒冷的冬天。而能夠幫我們度過人生寒冬的是文學的療愈,哲學的慰藉,藝術的滋養(yǎng)——那些我們存儲的精神食糧。

無論何時,生活中我們實際能夠擁有的是非常有限的。田鼠們居住的陰冷狹隘的老石墻,就像我們仄逼的生活空間,但是我們可以構(gòu)建一個精神的世界,來延展生命的維度。這就是王小波所說的:“一個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夠的,他還應當有詩意的世界?!?/strong>

當一個人擁有了這個詩意的世界,他就可以向內(nèi)去尋求安寧和幸福,而不全然依賴于外部的物質(zhì)世界。

圖片

《小王子》里有一句名言:最本質(zhì)最重要的事情,用眼睛是看不見的。阿佛在采集陽光、顏色和詞語的時候,總是半閉著眼睛,一副昏昏欲睡的樣子,這些東西光靠肉眼是不行的,需要用心去感受、體會和領悟,我們所構(gòu)建的詩意的世界也不只是肉眼可見的世界。

但是,這些看不見的東西,會有一部分最終會轉(zhuǎn)換成看得見的東西,就如阿佛采集的詞語,最后以“詩歌”的形式呈現(xiàn),詩歌是可以永久流傳的東西。走進藝術館、走進博物館,最大的感觸就是:歷史告訴我們,一切都消亡了,唯有藝術留了下來。是那些精神財富拓展了生命的長度和厚度,人類正是因為有一顆不斷追求美的心,才會存在到現(xiàn)在。

人類能夠不消亡,需要賴以生存的物質(zhì);人類能夠以人的姿態(tài)長久存在,必須要有阿佛和阿佛的詩歌。

“人啊,認識你自己!”

阿佛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知道自己是誰,并且知道自己很重要?!白晕艺J知”是李歐·李奧尼作品里反復出現(xiàn)的主題,和許多成長故事一樣,李歐·李奧尼的一些故事也有以一段經(jīng)歷開啟一段成長,最終完成自我認知這樣的模式,而《田鼠阿佛》的特別之處在于阿佛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是誰,并且很確定自己要做什么。

圖片

希臘古城的特爾斐神廟上刻有一句話:“人啊,認識你自己”。這句話被認為點燃了希臘文明的火花,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把“認識你自己”作為自己哲學研究的核心命題。從神性到人性,從自然到社會,從野蠻到文明,都是從自我認知開始的。

但是,自我認識是非常困難的,就像人類文明的進程,總是障礙重重。它需要有主觀自我意識的覺醒,和客觀選擇成為自己的自由。

阿佛很清楚自己是詩人,并且理所當然地做著詩人該做的事,而不被外界打擾,他并不會因為別人的質(zhì)疑而懷疑或放棄自己

另外,阿佛作為一名詩人是被理解、信任、尊重和肯定的。最初,看到阿佛不勞動時,別的田鼠也有過“你為什么不干活”的疑問,但是他們接受了阿佛的每一次“辯解”,他們的邏輯里沒有上面那位朋友“要是……那么……”的困惑,更沒有“因為我不懂,所以否定你”的論斷。

圖片

最后,在寒冷的石墻里,他們都被阿佛收集的東西所感染,他們理解了詩歌和阿佛作為詩人的意義。無疑,他們是高度文明的田鼠。

對教育的啟示

一個文明的社會,需要阿佛,也需要阿佛的家人。反過來,一個社會是否存在大量阿佛,阿佛們是否具有選擇成為自己的空間和自由,也反映出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

不說宏觀社會,回到家庭教育。

在《海鷗喬納森》里,所有的海鷗都認為“會飛不過是為了吃”,只有喬納森堅持“飛翔遠比吃重要”。喬納森的母親對他說了一句話:“難道像大家一樣就這么難嗎?”我想這句話對喬納森是很大的刺激。

阿佛就比較幸運了,沒有人對他說過“你就不能像大家一樣來收集食物嗎”這樣的話。

而現(xiàn)實生活中,多的是喬納森的母親,難能可貴的是阿佛的家人。

圖片

《田鼠阿佛》對于家長的一個重要啟示就是,你能否理解阿佛,能否做阿佛的家人,或者你自己能否成為阿佛這樣的人。

阿佛一個非常厲害的地方,在于能夠堅持自己,而不被外界打擾。在我們這個焦慮已然成為時代病的當下,家長很容易被時代裹挾,也就是說,家長自己很難成為阿佛這樣的人。

當一個人的成長只能跟隨大眾的腳步,當個人的價值被別人的標準定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就很難被看見。孩子也就很難有時間和機會去發(fā)現(xiàn)和認識自己,堅持自己就根本無從談起。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個人的生存空間或許比陰冷的老石墻更為仄逼,我們亟需做的正是要為孩子拓展更廣大的生活空間。

至于怎么做,就要留給家長自己思考了。


閱讀原文 回應3 舉報
贊9
收藏9
2年前
你寫得太好了!我也很喜歡他的書,我覺得這是屬于每個年齡讀都會有不一樣的思考的書。
2年前
孫小茵 你寫得太好了!我也很喜歡他的書,我覺得這是屬于每個年齡讀都會有不一樣的思考的...
??
1年前
這是一本杜繪本
發(fā)布

推薦閱讀

一葦_啾媽
一葦_啾媽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