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P·E·T父母效能訓(xùn)練》(二)

2019-8-19 21:19 原創(chuàng) · 圖片2

第三章主要介紹了接納性語言。 

書中指出,接納性的語言可以讓孩子打開心扉,而不是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把自己封閉起來。 

父母不僅要有接納的意愿,還必須具有準確表達接納的能力,也就是說,要讓孩子知道,你接納他了。 

很多時候,父母本意是好的,但是由于理解角度的差異,導(dǎo)致對孩子的理解存在偏差,最終也會導(dǎo)致與孩子之間的疏遠。 

接納性的語言分為非言語性接納和語言接納。非言語接納簡單說就是對孩子的行為不干涉、不打斷,孩子做一件事,父母看到了卻不去制止、不去打斷,就代表了對這種行為的接納。語言接納主要就是要避免12個溝通障礙,積極傾聽。 

12個溝通障礙包括:1、命令、指揮、控制;2、警告、訓(xùn)誡、威脅;3、規(guī)勸、說教、布道;4、建議、給出解決方案或意見;5、說服、教育、進行邏輯辯論;6、評論、批判、表示不贊同、責備;7、贊揚、表示贊同;8、歸類、嘲笑、羞辱;9、解釋、分析、診斷;10、安慰、表示同情、安撫、支持;11、調(diào)查、質(zhì)問、審問;12、回避、分散注意力、開玩笑、轉(zhuǎn)移話題。 

之所以把這些都羅列出來,是因為上面提到的12種溝通障礙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實在太常見了,絕大多數(shù)的父母還是按照這些方法養(yǎng)娃,我感覺要改變,很難。 

積極傾聽是本書的核心概念之一,我現(xiàn)在比較粗淺的理解就是,父母對孩子說的話,只需從他的立場出發(fā),解讀出本來的意思,然后客觀反饋回去即可,不需要添加自己的任何情感,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慢慢的理清楚自己的情緒,最后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問題的主導(dǎo)權(quán)始終在孩子手中,是非常重要的理念。 

希望后面的讀多一些,能對這種育兒方法有更多的思考。



回應(yīng) 舉報
收藏2

推薦閱讀